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
《月夜登王屋仙坛》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月 夜 登 王 屋 仙 坛 唐 /顾 非 熊 月 临 峰 顶 坛 ,气 爽 觉 天 宽 。身 去 银 河 近 ,衣 沾 玉 露 寒 。云 中 日 已 赤 ,山 外 夜 初 残 。即 此 是 仙 境 ,惟 愁 再 上 难 。
- 注释
- 月:月亮。
临:照在。
峰顶:山顶。
坛:祭祀或修行的场所。
气爽:空气清新。
觉:感到。
天宽:天空开阔。
身:身体。
去:离开。
银河:天上的银河。
近:接近。
衣:衣服。
沾:沾染。
玉露:冰冷的露水。
寒:寒冷。
云中:云层中。
日已赤:太阳变红。
山外:山的另一边。
夜初残:夜晚刚开始消退。
即此:就在这里。
是:是。
仙境:如梦如幻的地方。
惟愁:只忧虑。
再上:再次攀登。
难:困难。
- 翻译
- 月亮照在山顶的坛场上,感觉空气清新,天空显得格外开阔。
我仿佛离银河很近,衣服都被寒冷的玉露打湿了。
云层中的太阳已经变成了红色,山外的夜晚刚开始消退。
这里就是仙境,只是担心自己难以再次攀登上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中登山仙境的景象,充满了超脱尘世、亲近自然之美。首句“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设置了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氛围,月光洒在山顶的祭坛上,给人以清新和广阔的感觉。
接下来的“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则描写了诗人登高望远,仿佛能够触及天上的星辰,其衣服也被夜晚的露水沾湿,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神秘感和清冷。
“云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残”透露出时间的流转,从白昼到夜晚的过渡,诗人在山中观察到了这一天地间的自然变化。
最后,“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仙境般美好场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于再次攀登至此之难的忧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幅超凡脱俗的仙境图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门
达人不婴物,雅好在邱园。
晨兴念山游,邀客观石门。
绿崖屡登顿,度径奋层骞。
怀新意转胜,悲往鉴独存。
前瞻缅江屿,俯瞰临郊原。
石窦红泉细,鸟道白云屯。
昭旷荡胸臆,窈窕屏嚣喧。
朋簪惊绝倒,仙舄遥翩翻。
复此泉上酌,谷响思穷源。
非君多道韵,表灵谁能论。
来者其自今,风流眷弥敦。
倘事诠图牒,聊用嗣所言。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