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一水浮襄汉,上有群峰截杳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层构(céng gòu)的意思:层层叠叠的结构。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缥缈(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
沙渚(shā zhǔ)的意思:指沙地和岛屿,比喻边远偏僻的地方。
山亭(shān tíng)的意思:山亭是指山上的亭子,比喻隐居的地方或独处的环境。
石林(shí lín)的意思:指石头像树林一样聚集在一起的景象,形容石头林立、密集。
天险(tiān xiǎn)的意思:指非常险恶的地方或情势,形容极其危险的局面。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岘山(xiàn shān)的意思:指高山或险峻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事物高耸、险峻。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一上(yī shàng)的意思:指一出现、刚一上来的意思。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汉江衔山图》描绘了汉江与群峰相接的壮丽景象。开篇“西来一水浮襄汉”,以“浮”字生动地展现了汉江如一条蜿蜒的长龙,自西而来,横贯襄阳与汉水交汇的广阔场景。接着“上有群峰截杳冥”,将视线转向天空,群峰耸立,直插云霄,与江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层构回临沙渚白,乱帆斜映石林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与山峦的和谐共生。江面上船只穿梭,帆影交错,与远处青翠的石林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层构”、“回临”、“乱帆”、“斜映”等词语,不仅描绘了景物的形态,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感和层次感。
“地雄缥缈连嶓冢,天险微茫带洞庭”则将视角拉高,从地面延伸至天空,再连接到更远的嶓冢山脉和洞庭湖,展现了汉江流域广阔而深远的地貌特征。嶓冢山脉与洞庭湖作为背景,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也暗示了汉江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和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最后,“咫尺风烟应万里,无因一上岘山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以及对无法亲临岘山亭的遗憾。岘山亭可能位于汉江附近,是观赏汉江与群山美景的理想之地。诗人通过这一句,不仅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让人感受到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汉江与群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和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远方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晚即事三首
一水萦回两岸鸥,翩翩无数近行舟。
十年不见浑如旧,有意随人天际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