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两竿竹,咍台四仆肩。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轿 中 坐 睡 宋 /朱 翌 饱 食 登 长 道 ,箯 舆 枕 臂 眠 。鼻 间 真 栩 栩 ,腹 外 亦 便 便 。徒 倚 两 竿 竹 ,咍 台 四 仆 肩 。忽 然 成 小 憩 ,放 手 即 醒 然 。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轿中乘坐时的一段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官员出行时的惬意与悠闲。开篇“饱食登长道”一句,便设定了一种满足和安逸的情境,其中“长道”或许指的是长途跋涉,但在这里更多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吃完了饭。
接着,“箯舆枕臂眠”,诗人已经入睡,他使用轿中的垫子(箯)作为枕头,而他的手臂则搭在轿沿上,形成一种舒适的睡姿。这里,“箯”和“舆”都是古代轿子的用具,其详细形态已不可考,但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安逸至极的场景。
“鼻间真栩栩,腹外亦便便”,此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睡眠中的平和与满足。“鼻间”一词,用来形容呼吸的平稳,“栩栩”则形容声音的清晰而有节奏感;“腹外”则是说肚子上的衣物松散,显示出饭后吃得饱足。两句话共同营造了一种既安静又满足的氛围。
诗的下半段,“徙倚两竿竹,咍台四仆肩”,则转向了轿子的环境描述。“徙倚”意味着轻柔地依靠,而“两竿竹”可能是轿子前后方便行走时所用的竹制拐杖;“咍台”和“四仆肩”则形容轿夫们在运送轿子的过程中,轿子轻微摇晃,与他们的肩膀接触的情景。
最后,“忽然成小憩,放手即醒然”,诗人在睡梦中突然轻微地打了一个喷嚏(小憩),这个动作使他从睡眠中惊醒,而“放手”则意味着他的手臂不再枕在轿沿上,他已经完全清醒。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古代官员出行时的舒适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悠闲生活的享受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女弟·其三
阿母性慈爱,爱汝如珍珠。
一日三摩挲,未尝离须臾。
今日送汝去,执手劳踟蹰。
汝姑哀寡鹄,哀肠多郁纡。
弟妹尚稚幼,呀呀求乳雏。
太母持门户,人言胜丈夫。
靡密计米盐,辛勤种瓜壶。
一门多秀才,各自夸巾裾。
粥粥扰群雌,申申詈女媭。
汝须婉以顺,朝夕承欢娱。
欢娱一以承,我心一以愉。
待汝一月圆,归来话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