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槐花(huái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如槐花一样,转瞬即逝。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闲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没有事情做或者没有正当工作的人。
先动(xiān dòng)的意思:指在某种情况下,先行动起来,先做出反应。
相似(xiāng sì)的意思:相似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或性质。
乡心(xiāng xīn)的意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新蝉(xīn chán)的意思:指新出现的人或事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早蝉鸣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开篇“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两句,勾勒出了一个静谧而又生机的夜晚环境,月光首先洒在山上,微风引起水面涟漪,营造了一种宁静与和谐共存的氛围。
接着,“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早蝉的鸣叫比作是最先进入闲适之人的耳中,这里“闲人”的设定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感受。早蝉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夏季的到来,它的声音也往往被赋予了乡愁和诗意。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早蝉鸣声的感受。一旦听到这种声音,便引发了深切的忧思和对家乡的怀念。这种情感的转换,是因为早蝉声在诗人心中与故土的记忆紧密相连。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一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再次强调了早蝉鸣声给诗人带来的乡愁。这里提到的“渭上”,可能是指作者曾到访或居住的地方,而“新蝉声”的描述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
最后,“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两句,诗人似乎在寻找能理解他这种乡愁的人。这里的“衡门”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日暮槐花里”则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槐花飘香的画面。诗人似乎在问,是否有人能在这个时候和场合,与他一起聆听早蝉的声音,从而共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首充满乡愁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