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开福寺》
《开福寺》全文
金 / 王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翠林深处招提冉冉春风鼓鼙

献好山青入座,雨添新涨绿平堤。

树头树底见花发,山后山前闻鸟啼。

踏月归来好语儿童争唱白铜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铜(bái tóng)的意思:指白色的铜,比喻虚有其表,外表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并不真实或有价值。

唱白(chàng bái)的意思:指在演戏或表演中,用白话替代原来的诗词或曲调。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好语(h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美好、善良的话语。

后山(hòu shān)的意思:后山是指在关键时刻能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后盾。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入座(rù zuò)的意思:指坐下来,就座。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树头(shù tó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首要地位或领导地位。

踏月(tà yuè)的意思:指人在月光下行走,形容非常轻盈、灵活。

铜鞮(tóng dī)的意思:指军队的旗帜或军事行动的指挥旗帜。

献好(xiàn hǎo)的意思:献出最好的东西。形容将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别人。

涨绿(zhàng lǜ)的意思:指植物由于得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而生长茂盛,呈现出翠绿的色彩。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白铜鞮(bái tóng d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原本不起眼,但经过一番打磨、修饰后变得非常出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开福寺周围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翠林、招提、春风、好山、新涨、花发、鸟啼等自然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首句“翠林深处款招提”,点明地点,翠绿的树林掩映着寺庙,透露出一种静谧与庄严。接着,“冉冉春风入鼓鼙”一句,以春风拟人化,赋予其轻柔而充满活力的特点,仿佛春风轻轻吹拂,带来了生命的节奏感。

“云献好山青入座,雨添新涨绿平堤”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云雾缭绕中,青山如黛,仿佛直接融入了座位之中,展现出山色的深邃与静美。雨水滋润后,河水上涨,堤岸被绿色覆盖,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树头树底见花发,山后山前闻鸟啼”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展现了春天的多彩与和谐。花朵在树上绽放,鸟儿在山间鸣叫,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意。

最后,“踏月归来闻好语,儿童争唱白铜鞮”两句,以儿童的欢声笑语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月光下归家的场景,与之前的春日景象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完整而温馨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开福寺周边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王渥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留题友人郊居·其一

群书架寒壁,庶事得从容。

花木移诸寺,云泉借数峰。

积阴春作雨,瘦竹老成筇。

应笑南阳士,明朝久卧龙。

(0)

送修撰杨学士留守南京

画船椎鼓忽东浮,留幕宾从候舳舻。

宫里铜鱼勘门钥,府中银兔合军符。

鸣驺苑路人千骑,送客河桥酒百壶。

莫为文章还自苦,骛池龙岫且游娱。

(0)

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二

哲辅延清问,元和致治平。

从人成庶务,求瘼济群氓。

务远能无怠,求材可倚成。

乃知虞舜德,恭已固难名。

(0)

御阁端午帖子·其二

金缕开辰分五色,长丝献寿祝千年。

垂衣日月承嘉庆,真祖飙游正在天。

(0)

过东林山

世道荆榛似弈棋,奋身千仞复何辞。

九霄地冷衣襟薄,五月山寒杖履迟。

云外晚风驰铁马,日边香雾琐金螭。

直须历遍丹梯险,方问嫦娥索桂枝。

(0)

题澹山岩二首·其一

自有宇宙来,迢迢澹家山。

不知几万古,郁郁藏神奸。

祖龙御宇宙,周子巢其间。

事同商岭遁,迹类桃源跧。

湮沦向千载,太史来荆蛮。

指点发天秘,提携出人寰。

一日遍海内,流声响潺潺。

镌劖满石壁,新瞀不可删。

山灵反惆怅,俗驾纷往还。

造物有奇宝,无怪阴工悭。

不遭固可恨,遭世良亦艰。

所以求志人,抱珍守蓬菅。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