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月(bǎo yuè)的意思:指珍贵的月亮,比喻宝贵的事物或人。
彻曙(chè shǔ)的意思:指夜明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亮起来。形容天刚破晓,曙光照彻大地。也比喻事情的真相被揭示出来。
尘下(chén xià)的意思:指在尘埃之下,比喻在地位、名誉、声望等方面处于低下、不起眼的位置。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寒溜(hán liū)的意思:
指寒冷的水流。 唐 权德舆 《与沉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於亮上人院会宿》诗之二:“巖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 宋 陆游 《自咏》:“夜踏乱云过略彴,晓分寒溜注军持。” 元 郝经 《乙卯秋月十九日登泰山太平顶》诗:“泓澄寒溜浸太古,翠壁细泻珠璣圆。”
花点(huā diǎn)的意思:指花费一点钱或精力。
界分(jiè fēn)的意思:界分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划分清楚,界限明确。
来人(lái rén)的意思:指需要帮助或支援时,呼唤他人前来。
名僧(míng sēng)的意思:指受到广泛尊敬和崇拜的高僧,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被公认为杰出人物。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上客(shàng kè)的意思:指高贵的客人或重要的访客。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石磴(shí dèng)的意思:指用石头铺成的台阶或路面。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心赏(xīn shǎng)的意思:心灵得到满足的赏赐或欣赏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 翻译
- 偶尔来到人世之外,心中欣赏美景全赖你陪伴。
夕阳映照古老的殿堂,深山中松桂香气弥漫。
岩壁上的花朵点缀着寒冷的流水,石阶上清扫着春天的云雾。
在这清净之地,诸天神佛仿佛近在咫尺,人间的喧嚣与我隔绝。
有名的僧人康宝月,贵客沈休文一同在此
共度东林寺之夜,直到清晨都能听到清脆的猿啼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中寺庙景象,诗人与朋友沈十九在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的院中会宿,共同享受大自然的清净。诗中的意境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描写了自然景色,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诗人与僧侣、友人的交往。
"偶来人境外,心赏幸随君。古殿烟霞夕,深山松桂薰。"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的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与朋友共同游历的愉悦之情。"古殿"和"深山"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寺庙风光,而"烟霞夕"和"松桂薰"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温馨的气氛。
"岩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清净诸天近,喧尘下界分。" 这几句诗中,"岩花点寒溜"描绘了山间幽深处的花朵随着溪水轻轻摇曳,而"石磴扫春云"则展现了山路旁石阶上飘散的春日云雾。"清净诸天近"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接近佛法境界的向往,"喧尘下界分"则强调了寺庙与俗世间的隔绝。
"名僧康宝月,上客沈休文。共宿东林夜,清猿彻曙闻。" 这几句诗中,"名僧康宝月"指代的是一位有道德修养的高僧,而"上客沈休文"则是诗人对朋友沈十九的一种尊称。最后两句表达了夜宿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之感,以及清晨时分听到的猿啼声,彰显了一天结束前的平静与一日开始前的生机。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寺庙生活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佛法之境的深刻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张仲钦所藏隆茂宗画登瀛图
老隆已死画笔枯,画归天上人间无。
公从何处得此图,眼明岭海三叹吁。
天策上将天为徒,指挥群龙清八区。
褒鄂英卫供扫除,功成告庙金模胡。
歌童舞女不愿渠,乃此数士相为娱。
铁面苦口谈诗书,直欲措世如唐虞。
老隆妙手神所摹,苍头庐儿亦敷腴。
祝公归直承明庐,愿持此道补帝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