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同年罗著作五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一枝丹桂徒然获得名声,并非真正的荣耀。
即使身穿华丽的绯色官袍,也算不上真正的显赫。
- 注释
- 丹桂:丹桂象征高洁或功名,这里指代某人因丹桂而得名。
谩:徒然,空有。
绯衫:古代官员的红色官服,象征地位和荣誉。
赖有:幸亏有。
遗文:遗留的著作或文章,此处可能指诗人的作品。
东观:古代皇家图书馆,此处借指保存文献的地方。
直应:理应,应当。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气如生:精神犹存,仿佛仍有生气。
-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哭同年罗著作五首(其二)》。从这短短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缅怀与赞美。
“一枝丹桂谩成名”,这里的“丹桂”意指着名的桂树,常用来比喻功名或是学问,这里用“谩成名”表达了诗人认为逝去的友人罗著作虽已不在,但其文学成就如同桂花般香远流传。
接着,“一片绯衫未是荣”,这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哀伤与感慨。“绯衫”指的是贵族或学者所穿的丝织衣服,象征着尊贵和荣耀。然而,即使有这样高贵的地位,也不能真正称之为荣耀,因为它无法留住逝去的人生。
“赖有遗文在东观”,这里,“东观”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许只是一个泛指的地点。在这句话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作品保留下来而感到庆幸。这些“遗文”成了友人不朽精神的象征。
最后,“直应千载气如生”,则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罗著作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直应千载”意味着跨越千年,至今仍然感受得到;“气如生”则是说友人的精神、影响力依旧鲜活,如同他本人还在世间一样。
通过这四句,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沉哀思,以及他对于文学不朽的坚信。王禹偁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无限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