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孟望之》
《寄孟望之》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昔在长安日,相看别颜

君行太行谷,多亦下燕关

春去无消息,秋来书未还。

可怜骨肉梦,常越万重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颜(bié yán)的意思:不露声色,隐藏真实的感情。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来书(lái sh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的消息、来信等即将到来。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燕关(yàn guān)的意思:燕关是指中国古代的一个关隘,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口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重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峰叠嶂,形势险要。

长安日(cháng ān rì)的意思:长安是唐朝的都城,长安日指的是安定繁荣的时光。这个成语形容国家安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寄孟望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孟望之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昔在长安日”回忆了过去在京城长安的美好时光,那时两人相互陪伴,彼此慰藉。接下来的“君行太行谷,多亦下燕关”描绘了孟望之远行的艰辛,他穿越太行山谷,路途遥远,甚至可能到达燕赵之地。

“春去无消息,秋来书未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春天过去,秋天来临,却始终没有孟望之一丝音讯,暗示了距离和时间的漫长,以及通信的困难。最后两句“可怜骨肉梦,常越万重山”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亲人般的友情的珍视,即使梦境中也难以跨越万水千山与友人相见,情感深沉而感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时空流转为线索,通过描绘友人旅途的艰难和通信的断绝,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语言质朴真挚,富有感情。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云舍宁亲

榕叶梅花岭路长,皇华持节昼还乡。

此行不似并州使,怅望孤云隔太行。

(0)

入萍乡作

簜节煌煌照楚山,天曹何事落人间。

要知沿路官员好,须到萍乡县里还。

(0)

春日山村写事三首·其二

病眼昏昏罢草玄,水涯行尽又山巅。

午风花柳韦郎曲,春雨桑麻鄠杜田。

老去杨朱甘避席,醉来苏晋爱逃禅。

小园半亩都锄遍,种得昌阳欲引年。

(0)

荔枝山鸟

茜红衫子玉肌香,南国风流十八娘。

若得青禽传信早,不教鼙鼓动渔阳。

(0)

徐济民见访

鹦鹉湖头泊钓槎,杏林仙子到仙家。

陈蕃下榻缘徐子,管仲寻盟为叔牙。

鱼向荻花江上买,酒从杨柳渡头赊。

相逢莫谓贫相弃,共剪青灯话岁华。

(0)

宫词·其三

准拟明当直晓班,巧随新样学宫鬟。

笑渠鸱吻东边月,也作西楼子夜弯。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