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言(bì yán)的意思:避免言辞或言语中的冲突、争执。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浮俗(fú sú)的意思:指人的品味或行为轻浮、庸俗,不符合社会道德和价值观。
寡过(guǎ guò)的意思:指人的过失、错误很少,品行端正。
观火(guān huǒ)的意思:观看火灾。
过知(guò zhī)的意思:过去的事情已经知道了。
羁人(jī rén)的意思:指被囚禁、束缚或限制在某个地方的人。
卷迹(juàn jì)的意思:指字迹或卷轴因受到水湿、火烧、虫蛀等因素而损坏,无法辨认或阅读。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七人(qī rén)的意思:指七个人,也可以指少数人。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琐琐(suǒ suǒ)的意思:琐细繁杂的事情,指琐碎、琐细。
所愿(suǒ yuàn)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心愿。
同声(tóng shē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的声音同时出现,没有先后顺序。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先觉(xiān jué)的意思:预感,预知事物将要发生的迹象。
言色(yán sè)的意思:指言辞和表情的颜色,即说话的态度和表情。
知言(zhī yán)的意思:指明智地说话或明智的言辞。
作者(zuò zhě)的意思:指写文章、著作的人,也可指创作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的人。
无可无不可(wú kě wú bù kě)的意思:没有任何可以或不可以的余地,表示必须无条件地接受或同意。
- 鉴赏
这首诗《寄公默先生》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古代贤哲智慧的追思与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
首句“昔贤避言色,先觉如观火”,以古代贤哲的智慧比喻为洞察事物的明灯,形象地表达了古人通过言辞与行为展现的卓越见解和先见之明。接着,“作者有七人,清风缅遗我”一句,诗人将自己置于古代七位伟大作家的光辉之下,表达了对这些文学巨匠作品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在文学创作中受到的启发与影响。
“浮俗滋鈔鈔,羁人畏琐琐”描绘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浮躁与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挣扎与忧虑。“知言岂易值,卷迹恨莫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有价值言论的渴望,以及对于自身无法完全摆脱世俗束缚的遗憾。
最后,“所愿学孔子,无可无不可”表明了诗人希望像孔子一样,既不固执己见也不轻易妥协,保持一种中庸而灵活的态度。而“寡过知未能,同声赖铭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完善与道德修养的追求,同时也期待着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与道德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哲智慧的崇敬,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以及在个人修养与道德追求上的不懈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僚之作
谭笑在岩廊,人人尽所长。
仪形见山立,文字动星光。
日运丹青笔,时看赤白囊。
伫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