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
首句“山居尽日无膏沐”,点明了主人公的居住环境——远离尘嚣的山中,以及她日常生活的简朴,没有时间或条件进行梳洗打扮。“尽日”二字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生活的单调与孤独。
次句“侍女牵萝补茅屋”,通过侍女的动作——“牵萝补茅屋”,展现了主人公生活的艰苦与朴素。在自然环境中,以最简单的材料修补住所,既体现了生活的节俭,也反映了对自然的亲近与依赖。
第三句“芳草春时深闭门”,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芳草萋萋,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主人公却选择了“深闭门”,似乎是在享受这份宁静,或是逃避外界的纷扰,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封闭的状态。
最后一句“月明自伴梅花宿”,则将画面推向了夜晚,月光皎洁,梅花绽放,主人公在月光下与梅花相伴而眠。这一场景不仅美丽,更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意味。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与之为伴,仿佛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映射,她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女子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孤独中寻找心灵寄托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卢缄归扬州
曾向雷塘寄掩扉,荀家灯火有馀辉。
关河日暮望空极,杨柳渡头人独归。
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依依。
今年春色还相误,为我江边谢钓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