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鸟(bái niǎo)的意思:白鸟指的是纯洁无暇的美丽鸟类,也用来比喻品德高尚、清白无辜的人。
抱病(bào bìng)的意思:指身体不适、生病的状态。
背人(bèi rén)的意思:指背叛、出卖别人的行为或心思。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侧身(cè shēn)的意思:侧身指的是身体稍微倾斜或转动。
樗散(chū sà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离散、分散,失去团结或整体性。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地数(dì shù)的意思:地数是指地理上的数目,也可以表示事情的大小或程度。
对酒(duì jiǔ)的意思:一起喝酒,共饮美酒。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鸟背(niǎo bèi)的意思:形容人的背部弯曲或驼背。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淅淅(xī xī)的意思:形容细小的声音或细雨点落的声音。
霞外(xiá wài)的意思:指超越尘世的美好景象或事物。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感秋二首用南津胡宪长趣驾韵(其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淅淅秋风吹雨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风带着细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诗人自比为“樗散”,意指自己才疏学浅,无需刻意雕琢,流露出一种淡泊自适的态度。
接下来,“水边白鸟背人去,霞外青山待我回”两句,通过白鸟离去和青山静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抱病身处江湖,借酒消愁,同时不忘登高望远,试图从天地间寻求慰藉。
尾联“故园只在扁舟上,三径黄花万树梅”,诗人将家园理想化为扁舟上的远方,寄托着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三径黄花万树梅”则展现出一幅秋日田园的画卷,黄花与梅花并茂,象征着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坚韧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淡然与执着,以及对故园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客观余孝经传感而有作
古人文莹理,后人工作文。
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
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
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
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
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
跋涉经险阻,冲冒恤寒温。
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
仰观精俯察,万象入见闻。
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
高以君尧舜,下以觉斯民。
君如不我鄙,时来对炉熏。
读东坡谪居三适辄次其韵·午窗坐睡
年老目飞花,心化柳生肘。
万事元一梦,古今复何有。
六月苦夜短,午昼何其久。
颓然北窗下,竹风休两手。
昏昏不复知,酣适如中酒。
睡乡日月长,椿灵未为寿。
形存若蝉蜕,质槁如木朽。
荣辱漫纷纷,正梦那复受。
有梦尚有思,无梦真无垢。
欲呼李太白,醉眠成二叟。
读东坡谪居三适辄次其韵·旦起理发
忆昔叨从班,入朝大明宫。
五更催上马,梦里过万松。
想见天竺山,九重吟清风。
头垢不暇梳,爬搔常靡通。
今来幸閒放,栉比肯匆匆。
清晨解絛辫,千梳复重重。
不羡列御寇,散发摇风鬃。
气舒两目明,顿与离朱同。
此乐岂易得,快意适相逢。
再拜复再拜,深恩荷天公。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