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埴 知 客 请 赞 宋 /释 妙 伦 寒 岩 其 骨 ,槁 木 其 形 。解 语 非 舌 ,能 言 非 声 。埏 埴 立 於 未 立 ,气 质 成 於 未 成 。自 者 般 伎 俩 ,也 有 人 描 模 上 丹 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槁木(gǎo mù)的意思:指枯死的树木,比喻人或事物失去活力、精神衰退。
伎俩(jì liǎng)的意思:指用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达到目的的技巧或手法。
描模(miáo mó)的意思:形容描写准确、详细,模仿得到位。
能言(néng yán)的意思:能够说话,善于辩论。
气质(qì zhì)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气度和风度,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的综合体现。
埏埴(shān z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像黏土一样纯朴、朴素。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者般(zhě bā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行为与某个标准非常相似或相仿。
质成(zhì ché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性质或本质逐渐显露出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妙伦所作的《埴知客请赞》,以独特的禅宗视角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形象。"寒岩其骨,槁木其形",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如孤寂山岩、枯木一般清冷而坚韧的外在特质,暗示其内心的寂静和淡泊。"解语非舌,能言非声",进一步强调了这位知客并非寻常的言语表达者,而是通过内在的智慧而非外在言辞来传达深意。
"埏埴立于未立,气质成于未成",运用了陶土的比喻,意指其人格如同未经雕琢的泥土,自然形成,不加修饰,却已具备独特韵味。"自者般伎俩,也有人描模上丹青",则表达了虽然知客的特性难以言表,但仍有画家能捕捉到其精神风貌,将其形象留在画布之上。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知客的内敛与深沉,以及他超越世俗表达的独特人格魅力,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