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仪四首·其三》全文
- 鉴赏
《由仪四首(其三)》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朱载堉所作,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全诗以“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开篇,强调了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应当遵循的礼仪与道德规范。接着,“夫妻相敬,兄弟相好”,进一步扩展到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应秉持的和谐相处之道。最后,“惠于朋友,无德不报”,则将这种道德观念推广至更广阔的社交层面,倡导对朋友的友善与回报。
整首诗简洁明快,语言朴实无华,却深刻地传达了中国古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和道德风尚。通过“君令臣恭,父慈子孝”的君臣父子关系,展现了封建社会等级秩序下的伦理规范;“夫妻相敬,兄弟相好”则强调了家庭内部成员间的相互尊重与和睦共处的重要性;而“惠于朋友,无德不报”则体现了广义的社会道德观,即在社会交往中,应以善意待人,对于他人的善行给予相应的回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社会风气。
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伦理道德的总结,也是对后世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道德指引,强调了在不同社会角色中应秉持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徐州饭管洪尹珍主事家有怀亡弟
去年过彭城,朔风萧萧征马鸣。
今年过彭城,东风渺渺扁舟行。
渐觉此身为客惯,才见花飞又花绽。
南去北来曾几时,随阳却似云中雁。
九里峰前春草芳,百步矶头春水长。
偶然一饭剪银烛,行河使者尚书郎。
逍遥堂空谁作主,感慨当时对床语。
归来展转不成眠,独倚篷窗听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