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时之人,谁适有比。不与我谋,不知其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言(bó yán)的意思:形容言辞简短、不多。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殆其(dài qí)的意思:形容非常危险或接近危险的境地。
反覆(fǎn fù)的意思:来回重复,反复进行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来迟(lái chí)的意思:迟到,时间上晚于预定的时间。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茕茕(qióng qióng)的意思:孤独、寂寞
山曲(shān qǔ)的意思:山曲是指山脉起伏曲折的地方。也可以比喻人生道路曲折艰险。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无伤(wú shāng)的意思:没有伤害,没有损害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采菊》,通过对南山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和对友情的渴望。首句“南山有菊,于采其英”点出主题,诗人独自前往南山采摘菊花,暗示了内心的寂寞。接下来的诗句“谁从汝往,视我茕茕”表达了无人陪伴的落寞,诗人询问谁能理解他的孤独。
“伊时之人,谁适有比”进一步强调了与人共鸣的难寻,而“不与我谋,不知其已”则表达了对知己的期待。诗人一边采菊,一边感叹“薄言采之,遵彼山曲”,然而“汝来迟迟,去我何速”又揭示了友人离去的迅速,使他感到更加孤独。
“伊时之人,谁适与同”再次强调了孤独感,而“不与我好,殆其觏凶”则预示着没有朋友相伴可能会遭遇不幸。诗人接着借江汉滔滔的景象,表达困境中的无助,“有楫有杭,谁以济此,中流且风”,寻求援助却无人相助。
最后,诗人以“嗟尔君子,时处时默”寄语君子,希望他们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即使微云翻覆,也不要伤害到他们。“微云反覆,无伤尔足”象征着即使生活艰难,也希望朋友们能保持坚韧和明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采菊这一日常行为,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语言朴素,情感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敦煌曲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
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
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
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
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
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
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