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包容(bāo róng)的意思:指宽容接纳、容纳他人的不同观点、意见、习惯等。
不昧(bù mèi)的意思:不隐瞒,不隐藏
赤骨(chì gǔ)的意思:指人的骨架,比喻人的本质、真实的内在。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骨身(gǔ shēn)的意思:指人的身体或骨头。
归一(guī yī)的意思:指回归一体,回归原点,恢复最初状态。
机锋(jī fēng)的意思:指智慧、才智出众,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决策和应对。
木人(mù rén)的意思:形容人没有血肉、没有生气,像木头一样僵硬、不灵活。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身穷(shēn qióng)的意思:指人贫穷,没有财产或资源。
声香(shēng xi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如同香气般令人愉悦。
石女(shí nǚ)的意思:指一个女子的心情冷漠,没有感情。
无色(wú sè)的意思:没有颜色,指事物没有色彩。
香味(xiāng wèi)的意思:指美好的气味,也可比喻好的声誉或美好的事物。
虚灵(xū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或思想空虚,没有实质内容。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一粟(yī sù)的意思:一粟是指极小的数量或价值,相当于一颗谷粒。
应变(yìng biàn)的意思:灵活适应变化的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真空(zhē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空气、没有物质的状态,也用来形容没有内容、没有思想的空虚状态。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炼丹砂》,作者是元代的王玠。诗的内容主要探讨了佛教中的修行理念,强调对"真空"和"玄中"的领悟。诗人认为,真正的学佛者要理解虚灵的本质,超越五蕴(色、声、香、味、触、法)的束缚,达到身心的纯粹。"赤骨身穷"可能指的是去除世俗欲望后的赤子之心。修行者应具备灵活应对变化的能力,如同三界的圆通智慧。"木人石女笑春风"描绘了一幅超脱物外、自在欢愉的画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解脱。最后两句"大地山河归一粟,广纳包容"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包容与接纳,体现了佛教的大慈悲观。整首诗寓教于乐,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