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秋鼓浪屿纳凉,分得「簪」字》
《新秋鼓浪屿纳凉,分得「簪」字》全文
明 / 张煌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孤屿苍凉客心偏宜散发长林

山川战后形容改,草木来情性深。

影乱鞦韆知坠叶,声飘络纬鸣琴

披襟已在芳洲上,尘俗能解盍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凉(cāng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凄凉、寂寥,令人感到悲伤和无奈。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尘俗(chén sú)的意思:指世俗纷扰、繁琐的事物或生活。

芳洲(fā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环境

孤屿(gū yǔ)的意思:指独立的小岛,比喻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

盍簪(hé zā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了一般人,不应该局限于某个小圈子,而应该广泛地展示给大家。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来情(lái qíng)的意思:指亲自前来表达心情或情感。

络纬(luò wěi)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繁复杂。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能解(néng jiě)的意思:能够解决问题或难题。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情性(qíng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情感和性格。

散发(sàn fà)的意思:散发指事物散布出去,散发出来。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形容(xíng róng)的意思:用词语或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

战后(zhàn hòu)的意思:指某个事件或时期发生在战争结束后的情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煌言的《新秋鼓浪屿纳凉》描绘了孤岛清寂的秋日景象,给人以深深的感受。首句“孤屿苍凉沁客心”以孤岛的冷寂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触动了游子或过客的心弦。接着,“偏宜散发坐长林”表达了诗人独自在树林中放松身心,任由自然洒脱的状态。

“山川战后形容改”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战争对环境的影响,使得山河面貌有所改变。而“草木秋来情性深”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草木的深情,寓言了岁月流转与生命的情感深度。诗人通过观察落叶的影子打乱了秋千,以及络纬(纺织娘)的鸣叫声如琴音般悠扬,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披襟已在芳洲上,尘俗何能解盍簪”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决心,意即他已经置身于自然之中,世俗的纷扰难以打扰他的心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张煌言

张煌言
朝代:明   字:玄著   号:苍水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620—1664年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你喜欢

痴儿

痴儿才五岁,器局稍精明。

弄笔誇郎罢,窥鸾效女兄。

顾瞻眸子俊,酬答舌头轻。

但愿身长健,看渠骨骼成。

(0)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八

幸身无事时,种种妄思量。

张三腨口窄,李四帽檐长。

失脚落地狱,将身投镬汤。

谁知受热恼,却不解思凉。

(0)

虞美人·其一

粉融红腻莲房绽,脸动双波慢。

小鱼衔玉鬓钗横,石榴裙染象纱轻,转娉婷。

偷期锦浪荷深处,一梦云兼雨。

臂留檀印齿痕香,深秋不寐漏初长,尽思量。

(0)

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0)

南阳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0)

送友游吴越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