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烧痕(shāo hén)的意思:指火焰燃烧后留下的痕迹,比喻事情留下的后患或不良影响。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只是(zhǐ shì)的意思:仅仅,只不过
-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春天的景色和农事活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日常生活的独特感悟。"春日晴,烧痕青"描绘了春天雨后新绿的田野,原先的烧荒痕迹此刻显得生机盎然。"布谷催耕处处鸣"则生动地刻画了布谷鸟的啼声催促着农人开始春耕的场景。
"虽然底事最分明",这里的"虽然"含有转折之意,暗示尽管眼前景象清晰可见,但诗人认为真正重要的并非眼前的表象。"只是不得将眼看并耳听"进一步强调,真正的领悟需要超越视觉和听觉的局限,可能是指内心的体悟和精神层面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春天的景象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真谛,鼓励人们在日常劳作中体验和领悟生命的深层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