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叟》
《野叟》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古风

野叟从何来,被褐持短筇。

入门索饭,竟坐无礼容

见予手执管,敢问是何虫。

三王五帝,全不著其胸。

一字未曾识,安知拙与工。

予因悔读书山居匆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被褐(pī hè)的意思:指穿着褐色衣服的人,比喻贫困、低微的境况。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礼容(lǐ róng)的意思:礼貌得体,容貌端庄。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三王(sān wáng)的意思:指三位具有统治地位或权威的王者。

山居(shān jū)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索饭(suǒ fàn)的意思:指因生活贫困而四处乞讨食物。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五帝(wǔ dì)的意思: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位伟大的帝王,也可以泛指古代的帝王统治者。

无礼(wú lǐ)的意思:指言语或行为不礼貌、不恭敬。

野叟(yě sǒu)的意思:指老年人或者年长者。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一位老农之间的对话,充满了哲理意味。诗中的老农质朴无华,对知识和学问持有怀疑态度,而诗人则反思了自己读书的意义。

首句“野叟从何来,被褐持短筇”,描绘了老农的朴素形象,他身着粗布衣裳,手持竹杖,从远处而来。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与诗人所处的山居环境形成对比,暗示了两种不同生活哲学的碰撞。

“入门但索饭,竟坐无礼容”描述了老农进入屋内后,只求食物,没有礼貌地坐下。这一细节体现了老农的直率和对礼节的忽视,与诗人可能期待的客套形成了鲜明对比。

“见予手执管,敢问是何虫”中,老农看到诗人手中拿着笔,好奇地询问那是什么昆虫。这里通过一个简单的误会,展现了老农对知识的无知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三王与五帝,全不著其胸”意味着老农不了解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这反映了他对传统知识体系的漠视,也可能是对这些知识的实用性持怀疑态度。

“一字未曾识,安知拙与工”表达了老农虽然不识字,却并不因此认为自己的生活或行为拙劣的观点。这反映出一种对知识价值的重新思考,强调了生活的实际意义可能超越了书本知识。

“予因悔读书,山居亦匆匆”是诗人对自身读书经历的反思,以及对自己在山居生活中时间紧迫感的感慨。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追求知识与享受自然之间平衡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老农与诗人的对话,探讨了知识、生活实践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质疑。它以一种平实而富有哲理的方式,展现了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题胡立方思斋

每事再思过,参之以古今。

唯求合天理,毋妄用吾心。

和气生琴室,清风动竹林。

所居虽近市,不许市尘侵。

(0)

简陈叔方问病

闻君卧病知何病,医者难从脉上寻。

自是读书多损气,或缘忧国重惊心。

饱参妙理床头易,细写幽怀膝上琴。

蛇影无疑自无恙,此方何止直千金。

(0)

读三学士人论事三书·其二

黄屋见闻远,朱门富贵忙。

屠沽思报国,樵牧解谈王。

能转祸为福,毋令圣作狂。

草茅垂白叟,尚拟见时康。

(0)

夏日从子渊侄借茉莉一盆

举眼惊如许,衰怀强自安。

爱凉临水坐,遣病借花看。

物物同天地,人人各肺肝。

从来泾与渭,混作一流难。

(0)

南康六老堂

庐山脚下开亭馆,柰此千峰百嶂何。

逸少大书池上墨,少陵狂作醉时歌。

碧荷秋老香犹在,好月夜深明更多。

五老揖君天上笑,把杯相对酌金波。

(0)

南台寺长老乃福州士人陈其姓语及光拙庵遭际寺乃石头和尚道场

元龙湖海士,参得石头禅。

卓笔翻千偈,住山今十年。

安心一丘壑,过眼几云烟。

莫笑拙庵拙,声名动九天。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