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保定重别陈少参·其三》
《保定重别陈少参·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返顾黄鹄,将分恋玉杯

从今日堕,愁自故乡来。

夫子丝竹中原草莱

梦中如识路,应向谢公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莱(cǎo lái)的意思:指不合时宜的言行举止,不得体的行为。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返顾(fǎn gù)的意思:回头看,回顾过去。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公台(gōng tái)的意思:指人们公开谈论、批评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言论或行动。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丝竹(sī zhú)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

乡来(xiāng lái)的意思:指人们从乡下来到城市或外地。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玉杯(yù bēi)的意思:指珍贵的杯子,比喻珍贵而美好的事物。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保定重别陈少参》组诗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陈少参分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返顾同黄鹄”,以黄鹄比喻友人,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即将分别的情景,黄鹄飞翔的画面中蕴含着离别的哀愁。接着“将分恋玉杯”一句,以“玉杯”象征友情的珍贵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不舍之情。

“泪从今日堕,愁自故乡来。”这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了离别之泪的由来,既有对离别的哀伤,也有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的情感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离别的痛苦与对家乡的怀念交织在一起,难以割舍。

“夫子且丝竹,中原尚草莱。”这里“丝竹”指音乐,“草莱”则形容荒凉之地。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继续前行、面对未知世界的鼓励,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国家未定的感慨。

最后一句“梦中如识路,应向谢公台。”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梦中能找到归途,前往友人所在之处相聚的愿望。同时,“谢公台”也象征着友人所在的地方,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梅花四首·其三

玄冥行令肃冰霜,墙角疏梅特地芳。

屑玉定烦修月户,堆金难买破天荒。

了知一气环无尽,坐笑千林冻欲僵。

力量世间谁得似,挽回岁律放春阳。

(0)

秋晚岁登戏作二首·其二

漫漫荞铺白,累累橘弄黄。

未论痴腹饱,已觉醉魂香。

曳杖行歌里,抛书倦枕傍。

轩车虽已矣,终愧食官仓。

(0)

秋怀四首·其四

寓世久成赘,忘家生若浮。

安能三太息,惟有四宜休。

屋坏无全堵,船轻每信流。

鸱夷幸无恙,赖尔可消忧。

(0)

林间书意二首·其二

小山草木一窗秋,团扇江山万里愁。

不读狐书真僻学,未登鬼箓且闲游。

少随官牒嗟无策,晚脱朝衫喜自由。

半岭啸声惊阮籍,要知天下有高流。

(0)

泛湖至东泾三首·其二

湖光分别浦,岭路过前村。

泉石相萦带,云烟互吐吞。

耕犁无易业,邻曲有通婚。

试觅诛茆地,吾将遗子孙。

(0)

初夏闲居八首·其一

云液初篘小瓮香,风漪乍展北窗凉。

巢乾燕乳虫供哺,花过蜂闲蜜满房。

闭户不知春已去,钞书但觉日方长。

所嗟诗思年来减,虚负奚奴古锦囊。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