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赴拾遗召》
《不赴拾遗召》全文
唐 / 费冠卿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君亲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处老。

也知臣子佐时自古荣华谁可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zhào
táng / fèiguānqīng

jūnqīntóngshìxiānwángdàoròuchùlǎo

zhīchénzuǒshírónghuáshuíbǎ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臣子(chén zǐ)的意思:指效忠君主,尽忠职守的官员或臣民。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君亲(jūn qīn)的意思:指君主和亲属之间的关系,表示亲近而尊贵的关系。

荣华(róng huá)的意思:指富贵荣华的生活和地位。

王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领导者必须以公正、正义、宽容和富有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或者管理事务。

先王(xiān wáng)的意思:指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君主或帝王,也可以泛指古代有威望的君主。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佐时(zuǒ shí)的意思:辅佐时机,帮助和配合时机,指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正确的决策或行动。

注释
君亲:君主和亲人。
先王道:古代帝王的教诲。
何如:哪比得上。
骨肉:亲人。
一处老:共度余生。
臣子:臣属或官员。
合:应当。
佐时:辅佐时代。
自古:自古以来。
荣华:荣耀和繁华。
谁可保:谁能长久保持。
翻译
君主和亲人同样遵循着古代帝王的教诲,
哪比得上与骨肉亲人共度余生更实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费冠卿的作品,名为《不赴拾遗召》。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于君臣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时局变迁的无奈感慨。

开篇“君亲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处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君主与臣子之间情谊的珍视。这里的“君亲”指的是君臣之间的情谊,“先王道”则是古代圣明君主之道。这两句话强调了君臣之间应像骨肉般紧密相连,共同经历时光的考验。

接下来的“也知臣子合佐时,自古荣华谁可保”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清醒认识和深沉忧虑。这里的“臣子合佐时”意味着臣子应当在适当的时候辅助君主,而“自古荣华谁可保”则表达了对历史荣耀难以永恒的哀叹。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唐代中后期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现实背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臣关系和时势变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作者介绍

费冠卿
朝代:唐

费冠卿(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著名的隐士,字子军,别号征君,青阳县人。唐元和二年(807)及第进士,居长安待授官职。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母已安葬,悲恸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刘冲,长庆二年(822),唐穆宗征召费冠卿入京任右拾遗, 婉辞不就,终生绝迹仕途,逝后葬于鸡母山拾宝岩。
猜你喜欢

孤馆深沈

琼英雪艳岭梅芳。天付与清香。

向腊后春前,解压万花,先占东阳。

拟待折、一枝相赠,奈水远天长。

对妆面、忍听羌笛,又还空断人肠。

(0)

元英折惠柚花

白玉繁花五叶芳,春风吹尽洞庭霜。

河西道眼分明处,识破此中知见香。

(0)

点绛唇

轻艳盈盈,相逢曾向寒溪路。惜飘零处。

无计禁春雨。素影参差,人在琼城步。危阑暮。

年光催度。特地香风住。

(0)

乌夜啼

剪胜迎春后,和风入律频催。

前回下叶飞霜处,红绽一枝梅。

正遇时调玉烛,须添酒满金杯。

寻芳伴侣休闲过,排日有花开。

(0)

游月岩诗

赫日方正中,忽见第二月。

老木盘硬枝,扶疏真桂叶。

烟云成显晦,弦望靡盈阙。

初无大小馀,可以历没灭。

但能照行人,千古此山侧。

却笑天上轮,昼夜不停辙。

(0)

十暑

十暑江湖客,尘缁白苧衫。

人沿沙岛路,风捲海门帆。

带雨厨烟重,通潮井脉咸。

家书言不尽,重拆又重缄。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