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策问(cè wèn)的意思:策问是指用巧妙的方法来询问或调查事情的真相。
长淮(cháng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大河(dà hé)的意思:指宽广、壮丽、奔流不息的河流,常用来形容气势雄伟或规模宏大的事物。
地险(dì xiǎn)的意思:形容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容易出现危险。
轺传(yáo chuán)的意思:形容消息传播得非常迅速,远播千里。
短日(duǎn rì)的意思:短暂的时间
飞蓬(fēi péng)的意思:形容人行走无定所,四处漂泊。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江沱(jiāng tuó)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
三关(sān guān)的意思:指三个关卡或难关,也可指三个重要的考验或挑战。
水源(shuǐ yuán)的意思:指水的来源或水源地,也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四渎(sì dú)的意思:四个河流交汇的地方,引申为指四个方面或四个方向。
下江(xià jiāng)的意思:下江指的是从江山之上下来,意为离开高位或权力,退居幕后。
岩阿(yán ā)的意思:指人勇敢、坚定,不畏艰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鼐在信阳所见的秋景与地理环境,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深切忧虑。
首联“已逢秋雁下江沱,更望飞蓬捲大河”,以秋雁南飞和飞蓬随风卷动的形象,渲染出秋季的萧瑟与辽阔,同时也暗喻着时局的动荡与变化。
颔联“短日人行鄳阨少,长淮山绕义阳多”,通过描述日短天寒、行人稀少的道路,以及长淮水绕、山峦环绕的地形,展现了信阳地区的自然风貌与地理特征,同时也暗示了边疆的险峻与军事的重要性。
颈联“水源四渎思乘檋,地险三关每荷戈”,提到四渎(古代指黄河、长江、淮河、济水)的水源问题,以及地势险要的三关需要驻守士兵,体现了对水资源管理和边防安全的关注。
尾联“海内艾安轺传缓,独将停策问岩阿”,表达了诗人希望全国安宁,车马缓缓行驶的愿望,同时自己则独自停下脚步,询问隐居山林的智者,寻求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与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信阳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特征,还蕴含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发展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治理之道的探索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刘蜕唐大中时人文冢在兜率寺予尝读孙樵自序其作云大中皇帝尝有诏褒时之艺能凡三人而樵居其一曰孙樵有扬马之文蜕既同时不应不在褒诏之列士之显晦固有定分刘君独未能忘此乎冢其文予盖疑其有激也作此吊之
诏书尝下大中朝,不闻称蜕但称樵。
犠樽弃沟俱害性,此理要以达观超。
封文为冢嬉笑怒,恚不人知防鬼妒。
高岸为谷谷为陵,磨灭可无千载虑。
向来述作等俳谐,传与不传何有哉。
六经排孔讳服郑,未胜咸阳一炬灰。
虚名误人箕斗尔,引调狙公嗔与喜。
已嗤地下有修文,更笑楼成能作记。
水龙吟·其三观竞渡
碧潭新涨浮花,柳阴稠绿波痕腻。
一声雷鼓,半空雪浪,双龙惊起。
气压鲸鲵,怒掀鳞鬣,擘开烟水。
算战争蛮触,雌雄汉楚,总皆一场如此。
点额许教借一,得头筹、欢呼震地。
翻嗤浮世,要津搀进,奔波逐利。
斗了还休,倩渠衔寄,三闾角黍。
会风云、快出为霖,可但颔明珠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