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雾昼常晦,不风夏亦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看青(kàn qīng)的意思:观看草木的颜色。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林园(lín yuán)的意思:指人多而杂乱的场所。
流尘(liú ché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高速行进时,所产生的尘土或灰尘随风飘散。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青节(qīng jié)的意思:指人年轻时的节操和品行。
俗物(sú wù)的意思:指平凡、普通的东西或人。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翻译
- 园林中没有世俗之物,满眼皆是绿玉般的琅玕。
即使在白天,云雾也常常遮蔽阳光,夏天无风时也感到凉意。
尘土整天被风吹走,归巢的鸟儿找到一根树枝就安心了。
只看那青翠的节操,怎肯随同枯黄的落叶一同凋零。
- 注释
- 林园:指园林、庭院。
俗物:指世俗之人或事物。
琅玕:形容绿色美玉或碧绿的竹子。
非雾:不是因为雾气。
昼常晦:白天经常显得阴暗。
不风:没有风的时候。
夏亦寒:夏天也感到寒冷。
流尘:飘动的尘土。
背:避开。
归鸟:归巢的鸟。
一枝安:找到一个栖息之处。
青青节:青翠的节操,比喻坚贞不屈。
肯:愿意。
黄叶残:枯黄的落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园林景象,诗人郭印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这里的高雅与脱俗。"林园无俗物,满目是琅玕",开篇即写出园中没有世俗的纷扰,满眼皆是翠绿如玉的琅玕(指竹子),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画面。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环境的独特性:"非雾昼常晦,不风夏亦寒",意思是这里即使在白天也因雾气而显得阴暗,夏天也不需要风吹就能感到清凉。这样的描写突显出园中的静谧和气候的宜人。
"流尘终日背,归鸟一枝安",进一步描绘了园内的洁净与和谐,尘埃不至,归巢的鸟儿在此找到了安宁的栖息之处。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借竹子的青翠常青,寓意了自己的高洁品格和坚韧不屈的精神:"但看青青节,肯随黄叶残",表达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自己都将坚守本心,不随世俗之风凋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林园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高洁人格的坚守,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山涛诗
苕苕椅桐树,寄生于南岳。
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处身孤且危,于何托余足。
昔也植朝阳,倾枝俟鸾鷟。
今者绝世用,倥偬见迫束。
班匠不我顾,牙旷不我录。
焉得成琴瑟,何由扬妙曲。
冉冉三光驰,逝者一何速。
中夜不能寐,抚剑起踯躅。
感彼孔圣叹,哀此年命促。
卞和潜幽冥,谁能证奇璞。
冀愿神龙来,扬光以见烛。
题荆洪谷楚山秋晚图
峰迥留深隐,天青袭素袍。
栖身断人迹,游目送鸿毛。
树挂栖崖鸷,藤悬饮子猱。
龙眠石涧冷,虎撼树根牢。
野客吟时共,山翁弈处遭。
浮云过水尽,孤月挟霜高。
羽使来三岛,胎仙舞九皋。
左招玉斧饮,右揽赤松邀。
空色收寥廓,虚声起驿骚。
弹琴遗古散,问字度危桥。
遂向图中见,谁能世外逃?
乘槎几月至,一泛九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