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溪杂咏·其五》
《云溪杂咏·其五》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林园俗物满目琅玕

非雾昼常晦,不风夏亦寒。

流尘终日背,归鸟一枝安。

看青青节,肯随黄叶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看青(kàn qīng)的意思:观看草木的颜色。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林园(lín yuán)的意思:指人多而杂乱的场所。

流尘(liú ché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高速行进时,所产生的尘土或灰尘随风飘散。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青节(qīng jié)的意思:指人年轻时的节操和品行。

俗物(sú wù)的意思:指平凡、普通的东西或人。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翻译
园林中没有世俗之物,满眼皆是绿玉般的琅玕。
即使在白天,云雾也常常遮蔽阳光,夏天无风时也感到凉意。
尘土整天被风吹走,归巢的鸟儿找到一根树枝就安心了。
只看那青翠的节操,怎肯随同枯黄的落叶一同凋零。
注释
林园:指园林、庭院。
俗物:指世俗之人或事物。
琅玕:形容绿色美玉或碧绿的竹子。
非雾:不是因为雾气。
昼常晦:白天经常显得阴暗。
不风:没有风的时候。
夏亦寒:夏天也感到寒冷。
流尘:飘动的尘土。
背:避开。
归鸟:归巢的鸟。
一枝安:找到一个栖息之处。
青青节:青翠的节操,比喻坚贞不屈。
肯:愿意。
黄叶残:枯黄的落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园林景象,诗人郭印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这里的高雅与脱俗。"林园无俗物,满目是琅玕",开篇即写出园中没有世俗的纷扰,满眼皆是翠绿如玉的琅玕(指竹子),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画面。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环境的独特性:"非雾昼常晦,不风夏亦寒",意思是这里即使在白天也因雾气而显得阴暗,夏天也不需要风吹就能感到清凉。这样的描写突显出园中的静谧和气候的宜人。

"流尘终日背,归鸟一枝安",进一步描绘了园内的洁净与和谐,尘埃不至,归巢的鸟儿在此找到了安宁的栖息之处。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借竹子的青翠常青,寓意了自己的高洁品格和坚韧不屈的精神:"但看青青节,肯随黄叶残",表达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自己都将坚守本心,不随世俗之风凋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林园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高洁人格的坚守,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赠山涛诗

苕苕椅桐树,寄生于南岳。

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处身孤且危,于何托余足。

昔也植朝阳,倾枝俟鸾鷟。

今者绝世用,倥偬见迫束。

班匠不我顾,牙旷不我录。

焉得成琴瑟,何由扬妙曲。

冉冉三光驰,逝者一何速。

中夜不能寐,抚剑起踯躅。

感彼孔圣叹,哀此年命促。

卞和潜幽冥,谁能证奇璞。

冀愿神龙来,扬光以见烛。

(0)

赠嵇康诗二首·其二

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

天地有明理,远近无异同。

三仁不齐迹,贵在等贤踪。

众鸟群相追,鸷鸟独无双。

何必相呴濡,江海自从容。

愿各保遐年,有缘复来东。

(0)

愿言不获,终然永思。

(0)

题荆洪谷楚山秋晚图

峰迥留深隐,天青袭素袍。

栖身断人迹,游目送鸿毛。

树挂栖崖鸷,藤悬饮子猱。

龙眠石涧冷,虎撼树根牢。

野客吟时共,山翁弈处遭。

浮云过水尽,孤月挟霜高。

羽使来三岛,胎仙舞九皋。

左招玉斧饮,右揽赤松邀。

空色收寥廓,虚声起驿骚。

弹琴遗古散,问字度危桥。

遂向图中见,谁能世外逃?

乘槎几月至,一泛九秋涛。

(0)

赵子昂秋景

远山斜日紫烟霏,一棹鸱夷竟不归。

萧瑟秋风虚阁表,诗翁吟罢欲添衣。

(0)

清明日风雨凄然舟泊东林西浒步过伯璇徵君高斋焚香瀹茗出示燕文贵秋山萧寺图展玩良久因赋一绝

野棠花落过清明,春事匆匆梦里惊。

倚棹微吟沙际路,半江烟雨暮潮生。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