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龟负出,图似凤衔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和 拜 洛 应 制 唐 /李 峤 七 萃 銮 舆 动 ,千 年 瑞 检 开 。文 如 龟 负 出 ,图 似 凤 衔 来 。殷 荐 三 神 享 ,明 禋 万 国 陪 。周 旗 黄 鸟 集 ,汉 幄 紫 云 回 。日 暮 钩 陈 转 ,清 歌 上 帝 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台(dì tái)的意思:指帝王的宝座或王位,也用来比喻权力、地位高而崇高的位置。
钩陈(gōu chén)的意思:指把问题或事件的关键点或要害点揭示出来。
銮舆(luán yú)的意思:指皇帝的车驾,也泛指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明禋(míng yīn)的意思:明智而谦虚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鸟集(niǎo jí)的意思:指很多鸟聚集在一起。也用来形容人群众多。
七萃(qī cuì)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众多,数量繁多。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清歌(qīng gē)的意思:指悠扬动听的歌声,形容音乐美妙动人。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三神(sān shén)的意思:指三位神明,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具有非凡的智慧、能力和才华。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云回(yún huí)的意思:指云归原处或云从远方飘回来。比喻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回到原点,或者形势变化无常。
紫云(zǐ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峰或云彩呈现出紫色,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峻峭山峰。
- 注释
- 七萃:皇家精选。
銮舆:皇帝的车驾。
瑞检:吉祥宝箱。
龟负:龟甲上的文字。
凤衔:凤凰口中叼着。
殷荐:隆重的祭祀供品。
三神:指天地人或特定的三位神灵。
明禋:光明的祭祀。
周旗:周朝的旗帜。
汉幄:汉代的帐幕。
紫云:紫色祥云。
钩陈:古代天文中的星宿名,象征天帝的座位。
上帝台:皇帝祭祀或举行仪式的地方。
- 翻译
- 皇家仪仗队启动,千年吉祥宝箱开启。
文字如乌龟背负而出,图案似凤凰口衔而来。
隆重祭祀三位神祇,各国明德陪衬献祭。
周朝旗帜引来黄雀聚集,汉宫帐幕紫云缭绕。
日落时分,天枢星转动,清歌声在上帝台上回荡。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名为《奉和拜洛应制》。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皇帝、歌咏盛世的宫廷诗。
“七萃銮舆动,千年瑞检开。”这里的“七萃”指的是车盖上七层的华丽装饰,“銮舆”则是皇帝乘坐的车辆。整句话表达了皇帝车驾启行时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暗示着这是一个吉祥如意的开始。
“文如龟负出,图似凤衔来。”诗人将文物比喻为背负而出的龟和衔带而来的凤,这两者都是古代吉祥的象征。这里强调的是这次活动中的文化展览或是贡品展示,其珍贵与非凡,宛如神兽献宝。
“殷荐三神享,明禋万国陪。”“三神”可能指的是天地人三大神灵,“殷荐”则意味着隆重的祭祀活动。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以及盛世之下众神共庆的场景。
“周旗黄鸟集,汉幄紫云回。”这里借用古代典故,周武王伐纣时有黄鸟降集的吉兆,汉高祖刘邦亦有紫云见于长安。诗人以此描述了当今皇朝的威仪与祥瑞。
“日暮钩陈转,清歌上帝台。”晚风中,宫廷乐队奏起清丽的音乐,回响在供奉天神的台阁之上。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皇家祭礼的和谐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车驾、文物、祭祀、祥瑞及宫廷乐舞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仪式感和神圣感的盛世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古代典故与吉祥象征,以表达自己对于皇权的尊崇以及对当时社会安定繁荣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甲子孟秋十九日西园公过访镜园步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律韵投赠步元韵酬之同集者尹用平温尔惇时溪桥初成十首·其七
谁能鲸吸海,亦有酒如池。
乘兴还骑马,何妨倒接䍠。
科头看醉态,拍手任群儿。
言念昔人达,携壶荷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