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潮头(cháo tóu)的意思:指潮水的最前头,也比喻时代潮流的最前沿或事物的最先进状态。
当路(dāng lù)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不退缩或回避。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画戟(huà jǐ)的意思:指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战争之意,形容文人墨客以文代武,以笔为戟。
戟门(jǐ mén)的意思:指能够阻止进攻、保护安全的大门或关键位置。
蜡烛(là zhú)的意思:比喻自我牺牲,为他人照明或服务。
珑璁(lóng cōng)的意思:形容宝石光彩闪烁、华丽夺目。
楼角(lóu jiǎo)的意思:楼角指的是高楼的角落,比喻在高位或关键时刻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抓住重要的要点。
马鞭(mǎ biān)的意思:比喻鞭策、督促。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沙堤(shā dī)的意思:形容沙子堆积而成的堤岸,比喻事物的积累或成就。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松树(sōng shù)的意思: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成语“松树”比喻心胸开阔、坚韧不拔。
闲行(xián xíng)的意思:指没有目的地、没有计划的行走,形容闲散无聊。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烛红(zhú hóng)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或红色明亮。
画戟门(huà jǐ mén)的意思:指绘制戟门,比喻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
- 注释
- 半醉:微醉的状态。
闲行:悠闲地行走。
湖岸东:湖的东边。
马鞭:驱赶马匹的工具。
镫:马鞍两侧供脚踏的金属器具。
珑璁:形容金属撞击的清脆声音。
万株:成千上万的。
松树:常绿乔木。
青山上:青翠的山峦。
十里沙堤:绵延十里的沙滩堤坝。
明月中:明亮的月光下。
楼角:楼阁的转角。
渐移:逐渐移动。
当路影:投射在路上的影子。
潮头:潮水的前锋。
满江风:满江的风。
归来:回来。
未放:还未结束。
笙歌:指音乐和歌唱。
散:散去。
画戟: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代指府邸的装饰。
门开:大门敞开。
蜡烛红:红色的蜡烛。
- 翻译
- 微醺中悠闲地漫步在湖边东岸,马鞭轻敲着马蹬发出清脆声响。
万棵松树矗立在青翠的山上,十里沙堤在明亮的月光下延展。
楼阁的角落慢慢投下影子在路上,潮水的浪头即将带来满江的风。
回来时笙歌还未散去,府邸的大门敞开,红蜡烛照耀着夜色。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月下半醉中闲行湖岸的景象和心境。开篇两句“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表明诗人在微醉之际,随意漫步于湖岸之东,马鞭敲击着路旁的装饰物,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接着,“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两句则描绘了自然景色,松林覆盖的青山与沙堤旁的明月交相辉映,展示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夜景图画。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楼角投射而移动的阴影和即将到来的潮水与江风的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动态变化的感觉。
最后,“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两句则表明诗人归途中仍沉醉于音乐之中,而家中已有人准备好蜡烛,门扉打开,预示着温馨的家庭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夜归途中的景物和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情怀,以及他对于生活美好的感受和享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连日得杂花数株艺之池亭感而有作
七十已过半,所向意不如。
一官计大州,仆仆畏简书。
酒薄不可醉,歌舞见已疏。
亦有淡生活,诗成自相纾。
池面数尺地,荆棘试剪除。
为觅桃李花,养根待春初。
日暮公事已,呼童细耘锄。
稍稍净朽壤,依依列荒墟。
岁月能几何,坐见红绮舒。
更须土脉动,艺柳分芙蕖。
赏心固难事,寓目良有馀。
即此且痛饮,三年冀安居。
勿言传舍耳,吾生亦蘧庐。
苟无名利著,朝市均樵渔。
朱元晦清湍亭
青山足佳游,远睇欲无路。
稍寻绝涧入,始辨云间树。
泉声若招客,倚杖得夷步。
惊湍泻乱石,激激有清趣。
风微鸟哢幽,日彻鱼影聚。
居然鱼鸟乐,正欠幽人住。
野僧岂忘机,作亭以兹故。
因君赋新诗,我亦梦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