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及 第 后 谢 座 主 唐 /周 匡 物 一 从 东 越 入 西 秦 ,十 度 闻 莺 不 见 春 。试 向 昆 山 投 瓦 砾 ,便 容 灵 沼 濯 埃 尘 。悲 欢 暗 负 风 云 力 ,感 激 潜 生 草 木 身 。中 夜 自 将 形 影 语 ,古 来 吞 炭 是 何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埃尘(āi chén)的意思:指微小的尘埃,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悲欢(bēi huān)的意思:指人生中的悲伤和喜悦,包括悲痛和欢乐两种情感。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东越(dōng yuè)的意思:指东方的越国,泛指东方。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感激(gǎn jī)的意思:对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心存感激之情。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昆山(kūn sh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如美玉一般纯洁无瑕。
灵沼(líng zhǎo)的意思:形容文思敏捷,才思敏锐。
潜生(qián shēng)的意思:指隐藏潜伏,暗中生长。
生草(shēng cǎo)的意思:
(1).青草;新生之草。《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郭庆藩 集释:“生者,谓新生未乾之草,即牵萝补屋之意也。”
(2).长草。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上古至治,民朴而贵本,安愉而寡求。当此之时,道路罕行,市朝生草。”《隋书·循吏传·刘旷》:“﹝ 旷 ﹞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国》:“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吞炭(tūn tàn)的意思:指人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忍受痛苦或吞下苦果。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西秦(xī qín)的意思:指西汉和秦朝两个朝代之间的时期。
形影(xíng yǐng)的意思:形影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形体和影子都存在,形容人或物体的形状、形态和姿态非常相似。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自将(zì jiāng)的意思:自己成为将领,自己带兵打仗。形容自己能力出众,自信心十足。
- 注释
- 一纵:形容快速移动。
东越:向东越过。
西秦:古代的秦国,这里指代西部地区。
十度:多次。
闻莺:听见黄莺鸣叫。
不见春:没有见到春天的到来。
投瓦砾:扔掷碎石。
灵沼:清澈的池塘。
濯埃尘:洗净尘埃。
悲欢:悲喜。
风云力:自然界的风雨变化。
草木身:草木的生命。
中夜:半夜。
形影:自己的身影。
吞炭:古代成语,指吞食木炭以自杀。
- 翻译
- 我向东边跨越进入秦国,多次听见黄莺鸣叫却未见春天。
试着向昆山扔去碎石,让清澈的池塘洗净我身上的尘埃。
悲伤与欢乐无声地承受着风云变幻的力量,感激之情深藏在草木之中。
半夜里独自对着身影倾诉,古时候吞炭自尽的人是谁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旅的孤寂与自然的情感交融。"一纵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对春天的渴望和未能实现的期盼。东越和西秦跨越地域的远离,反衬出行者对春意的追寻无果。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则是诗人在自然之中寻找慰藉,通过抛掷瓦砾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但即使如此,也只能是在静谧的水边留下尘迹。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变化无常的悲观情绪,同时又对大自然赋予生命力的赞美之情。"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则是在深夜与自己的身影交流,感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承受苦难的人们。
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通过风云、草木等自然元素,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时间和情感深刻的体悟。这是一首在孤独与自然之美之间游走的抒情之作,它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典文学中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