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彳亍(chì chù)的意思:指行走、行动。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篙师(gāo shī)的意思:指船上的舵手,也泛指指挥者或领导者。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肩舆(jiān yú)的意思:肩舆是指古代一种由两人扛着的轿子,比喻共同承担责任和困难的意思。
叫号(jiào hào)的意思:通过呼喊或宣布某人或某物的编号或名称,进行召唤或指示。
纠纷(jiū fēn)的意思:指由于利益、观点、意见等的冲突而产生的争议或争执。
九陌(jiǔ mò)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的场面。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识人(shí rén)的意思:指能够辨别、了解人的品质、能力、性格等。
水行(shuǐ x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轻盈自如,如鱼游水。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扬鞭(yáng biān)的意思:鞭子高举起来,代表骑马出发或开始行动。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山水窟(shān shuǐ kū)的意思:山水窟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美丽的山水景色。
行路难(xíng lù ná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途艰难困苦,形容事情进行得十分困难。
- 鉴赏
这首清代彭蕴章的《远行篇》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对都市生活的向往。首句“山行偏涉水”展现了旅途中的艰难,山路崎岖还要渡水,显示出行者的决心和毅力。接着,“肩舆彳亍深”写出了乘坐肩舆(人力轿)在深山中缓慢前行的情景,形象生动。
“涧里水行若登山”运用比喻,形容溪流湍急,仿佛在攀登陡峭的山峰,凸显了行舟的险阻。“篙师叫号上石滩”进一步描绘了船夫在激流中奋力撑篙的紧张场景,表现出环境的艰险和人力的渺小。
“行四千里匝两月”记录了漫长的旅程,两个月的时间走过四千里路,足见行程之遥。“一身常在山水窟”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山水之间漂泊的孤独感。“山水纠纷眉欲攒”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水间的纷扰仿佛要挤皱眉头,形象地传达出内心的困扰。
最后两句“黄尘翻使羡长安”表达了对繁华都市长安的向往,尽管身处山水间,但对尘世的热闹和安逸仍有所憧憬。“扬鞭九陌平如砥,不识人间行路难”则通过对比,想象长安大道平坦如砥,暗示出对城市生活轻松便捷的向往,同时也反衬出行程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远行的艰辛与对都市生活的复杂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圣制至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
帝迹奚其远,皇符之所崇。
敬时尧务作,尽力禹称功。
赫赫惟元后,经营自左冯。
变芜粳稻实,流恶水泉通。
国阜犹前豹,人疲讵昔熊。
黄图巡沃野,清吹入离宫。
是阅京坻富,仍观都邑雄。
凭轩一何绮,积溜写晴空。
礼节家安外,和平俗在中。
见龙垂渭北,辞雁指河东。
睿思方居镐,宸游若饮丰。
宁誇子云从,秪为猎扶风。
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
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
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
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
紫燕自超诣,翠駮谁剪剔。
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
九载一相逢,百年能几何。
复为万里别,送子山之阿。
白鹤久同林,潜鱼本同河。
未知栖集期,衰老强高歌。
歌罢两悽恻,六龙忽蹉跎。
相视发皓白,况难驻羲和。
胡星坠燕地,汉将仍横戈。
萧条四海内,人少豺虎多。
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过。
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
子负经济才,天门郁嵯峨。
飘飖适东周,来往若崩波。
南宫吾故人,白马金盘陀。
雄笔映千古,见贤心靡他。
念子善师事,岁寒守旧柯。
为吾谢贾公,病肺卧江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