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君子堂·其五》全文
- 翻译
- 自己随意改动原诗,穿着苧衣不再穿蕉衣。
为何前山的松树枯萎,鹤巢空置已无鹤归巢。
- 注释
- 自:自己。
点:改动。
雌黄:随意修改。
改:改变。
苧衣:苧麻衣服。
不著:不再穿。
著:穿。
著蕉衣:穿蕉叶做的衣服。
前山:前面的山。
何故:为什么。
枯松:枯萎的松树。
上:在。
半月:半个月。
巢:鸟巢。
空:空置。
鹤:鹤鸟。
不归:没有回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即事君子堂(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远与超脱的情怀。
“自点雌黄改自诗”,这里“雌黄”指的是秋天的景象,而“改自诗”则表明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创作,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苧衣不著著蕉衣”,这里的“苧衣”通常指的是古代农民劳动后的粗布衣服,而“蕉衣”则是用蕉叶制成的衣物。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一种脱离世俗、追求自然纯真的生活态度。
“前山何故枯松上”,这里的“前山”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枯松”则象征着生命力已经衰退。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通过枯松来隐喻某种东西的凋零或生命力的消逝。
“半月巢空鹤不归”,这里的“半月巢”可能指的是山中的某个地方,而“空鹤”则是说那里的鹤巢中没有鹤。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一种孤寂和缺失之感,也许是在暗示一些东西已经丧失,或者期待的东西未能如愿。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流露,是一首抒情性质的作品。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