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十首·其十》
《秋怀十首·其十》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古风

江海有一士,补衮经纬

帝衣日月明,袖手不试

关隔云雨谁肯借一臂。

弦急而调卑,此叹同万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补衮(bǔ gǔn)的意思:指补偿,弥补损失或缺陷。

不试(bù shì)的意思:不去尝试或不去验证,就没有办法知道结果或判断准确性。

关隔(guān gé)的意思:关隔指隔离、分隔,阻隔。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借一(jiè yī)的意思:借用别人的东西或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经纬(jīng wěi)的意思:指处理事物时具有全局观念,能够掌握大局和细节,善于组织和安排。

九关(jiǔ guān)的意思:指经过多次考验、困难或关卡后获得成功或突破困境。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谁肯(shuí kěn)的意思:表示对于某种行为或事情,没有人愿意或敢于去做。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弦急(xián jí)的意思:形容心情或情绪非常急躁、紧张。

袖手(xiù shǒu)的意思:双手藏在袖子里,不做任何事情。

一臂(yī bì)的意思:指单臂,形容某人能力非常强大,仅凭一只手臂就能完成某项任务。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云雨(yún yǔ)的意思:云雨是一个形容两个人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成语。在古代,云雨常常被用来暗指两个人之间的性行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胸怀经国济世之才,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施展抱负。诗中以“江海”起兴,比喻这位士人虽处江湖之远,却心系国家大事,渴望能有所作为。接着,“帝衣日月明”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皇帝的服饰比作日月,寓意皇帝的光辉与权力,同时也暗示了士人的才华如同日月般明亮,却难以得到施展的机会。

“袖手久不试”表达了士人长时间被压抑,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九关隔云雨”,用九重天门隔绝云雨的景象,象征着政治上的重重阻碍,形象地描绘出士人与权力中心之间的距离感。接下来,“谁肯借一臂”则表达了士人对能够得到机会、施展才能的渴望,但又深知这种机会难求的无奈。

最后,“弦急而调卑”用音乐的比喻,形容士人内心的焦虑与痛苦,尽管才华横溢,却只能发出低沉的声音,无法达到应有的高度。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士人在现实中的困境与挣扎,以及他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士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他们在时代洪流中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艰难历程。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送周侍御按督河中鹾政

列柏台严頫大河,飞霜六月驭骢过。

中条对耸青莲色,砥柱平回黑水波。

禹迹铭山谁并远,齐功煮海未堪多。

知君更有贤良议,好在明光白玉珂。

(0)

赠蓟州周都督

当年突骑满渔阳,幕府宁空赤白囊。

一自军容开细柳,能令烽色避长杨。

挥鞭坐画楼烦地,鸣镝遥飞瀚海霜。

马上铙歌平寇日,好翻新曲顾周郎。

(0)

赠叠石戈生

君家何处住,家住虎丘东。

荔薜门初辟,芙蓉服自工。

移山一拳小,鞭石五湖空。

陵陆须臾事,烟霞指顾中。

我仍输老圃,而岂后愚公。

欲觅支机供,银河倘许通。

(0)

送周叔夜守莱之平度州

冠盖灞陵中,相看吾道东。

五马分符贵,三齐列郡崇。

鹗指天边日,龙嘘海际虹。

恩推圣水润,才借墨山雄。

看市遥知雾,回车欲问风。

绶花红缬采,带草绿凝丛。

时当玺书下,毋忘保障功。

(0)

大中丞方公定之以岭南诸什见示奉酬一律

度岭天全近,留霜瘴自徂。

郁林人比石,合浦字为珠。

念欲酬清郢,神应索大巫。

将坛新政外,许似祭遵无。

(0)

毛公坛

但传毛公迹,不识毛公谁。

丹井久成没,白云无复期。

一僧酬对少,双屐厌归迟。

自昔牛羊地,多於鸾鹤时。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