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知不知,君知焉可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载(bàn zǎi)的意思:半年的时间
长空(chá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辽阔广袤,没有边际的样子。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归云(guī yún)的意思:指事物回归本源,恢复原状或原始状态。
寒冰(hán bīng)的意思:非常寒冷的冰冻状态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节钺(jié yuè)的意思:指节制权力,不滥用职权。也可以用来形容严肃正直,不徇私情。
君明(jūn míng)的意思:指君主明智明断,善于治国理民。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明秀(míng xiù)的意思:明亮而出众的美丽。
飘逸(piāo yì)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灵动、优美。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肆意(sì yì)的意思:任意妄为,放任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受限制。
搪突(táng tū)的意思:指避开、回避问题或责任。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望眼(wàng yǎn)的意思:盼望、期待
逸才(yì cái)的意思:指才华出众、超群的人。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绪所作的《春怀六首怀方侯也》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方侯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别君半载馀”,点明了与友人分别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时间的流逝并未冲淡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接着“两地共明月”一句,运用了“明月”这一传统意象,象征着诗人与友人虽身处两地,但心灵相通,共同沐浴在一片月光之下,情感深沉而细腻。
“望眼逐归云,柰此心矻矻。”诗人以“望眼”和“归云”描绘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仿佛自己的目光追随云朵,希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友人的身边。然而,“柰此心矻矻”则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即使思念如潮水般涌动,却无法触及对方,这种情感的矛盾和无奈跃然纸上。
接下来的两句“羡君明秀姿,寒冰映瑶玥”,诗人由自己转向对方,赞美友人的外貌和才华。将友人的形象比作“明秀姿”和“寒冰映瑶玥”,既展现了友人的高洁与才华,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美好品质的向往和羡慕。
“羡君飘逸才,长空渺鹏鹘”进一步赞扬了友人的才华横溢,如同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的雄鹰,自由自在,充满力量。这里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同样高度的感慨。
“去岁忆兹辰,始见君节钺”回忆起去年的某个时刻,诗人初次见到友人手持权力的场景,暗示了两人关系的加深和友情的珍贵。
“肆意谈与笑,一朝几搪突”描述了两人相聚时的欢乐时光,以及偶尔的小摩擦,体现了友谊中的真实与亲密。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与上文的思念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迢迢回首思,寸心欲成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仿佛内心深处已经形成了一个思念的洞穴。而“问君知不知,君知焉可忽”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直接呼唤,希望友人能够理解并珍惜这段深厚的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简范月三
春又阑珊,我欲问君,何以遣之?
有妓名翠玉,雅称妖丽;歌传红豆,最解相思。
既得佳人,可无名士,酒与诗狂却让谁?
惟君在,问君能来否,莫更迟迟。须将彩笔亲携。
好谱与杨枝并竹枝。向闹红影里,费他莺脰;
揉蓝茵上,消我螺卮。
未免有情,何妨作乐,领取风流此一时。
销魂处,是佳人香口,名士清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