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道人画墨菜图》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食肉”与“此味”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清淡生活的推崇和对物质享受的淡然态度。
首句“只宜滋淡泊”,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理念——适宜于平淡、清静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淡泊”不仅指物质上的简单朴素,更蕴含着精神层面的宁静与超脱。
次句“安足奉膏粱”,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奢华、富足生活的质疑。膏粱,古代指精美的食物,这里用来象征物质的丰富与奢华。诗人似乎在说,这样的生活真的值得追求吗?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肯定和对物质欲望的否定。
接着,“食肉非无辱”,进一步解释了前两句的含义。食肉,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追求物质享受的行为,而“辱”则暗示了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内心负担或道德上的困扰。诗人在这里指出,追求物质享受并非没有问题,它可能会带来内心的不安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
最后,“何如此味长”,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清淡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这里的“此味”既可理解为清淡的食物,也可理解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与追求物质享受相比,体验这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更有意义,更能带来心灵的满足和持久的快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欲望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裴相公
竹寺题名一半空,衰荣三十六人中。
在生本要求知己,垂老应怜值相公。
敢望燮和回旧律,任应时节到春风。
若为问得苍苍意,造化无言自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