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楠树”与“虚白堂”的景象,以及对“黄杨”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以“自”字开头,直接点明了自然界的独立与坚韧,高大的楠树象征着生命力与不屈的精神。接着,“因开虚白堂”一句,不仅提到了建筑的存在,更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虚白堂可能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如何同厄闰,一例赋黄杨。”这一句转折,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中的黄杨树。黄杨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象征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在这里使用“同厄闰”(遭遇相同的厄运)和“一例赋黄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坚韧,又蕴含了对人类自身处境的反思,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与友人宿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
蒹葭露白莲塘浅,砧杵夜清河汉凉。
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岐路客愁长。
塞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蜀城怀古
蜀土绕水竹,吴天积风霜。
穷览通表里,气色何苍苍。
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
古人无岁月,白骨冥丘荒。
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玄龟埋卜室,彩凤灭词场。
阵图一一在,柏树双双行。
鬼神清汉庙,鸟雀参秦仓。
叹世已多感,怀心益自伤。
赖蒙灵丘境,时当明月光。
昼寝
坐整白单衣,起穿黄草屦。
朝餐盥漱毕,徐下阶前步。
暑风微变候,昼刻渐加数。
院静地阴阴,鸟鸣新叶树。
独行还独卧,夏景殊未暮。
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南亭对酒送春
含桃实已落,红薇花尚熏。
冉冉三月尽,晚莺城上闻。
独持一杯酒,南亭送残春。
半酣忽长歌,歌中何所云。
云我五十馀,未是苦老人。
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贱贫。
天下三品官,多老于我身。
同年登第者,零落无一分。
亲故半为鬼,僮仆多见孙。
念此聊自解,逢酒且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