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杨花怨》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古杨花怨”为题,由元代诗人傅若金所作,通过描绘杨花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漂泊不定、无处归宿的感慨。
首句“杨花白如雪”,以“白如雪”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杨花洁白、轻盈的特点,如同雪花般在空中飘舞,营造出一种纯净而又略带凄美的氛围。接着,“无事学高飞”,进一步描述了杨花随风而动、自由飞翔的状态,似乎在诉说着它们没有目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杨花美好形象的描绘上,而是通过转折,引出了对杨花命运的反思。“莫作浮萍草,漂零不肯归。”这里将杨花比作浮萍草,暗示了它们虽然看似自由,实则四处漂泊、无根无依,无法自主选择归宿的命运。诗人借杨花之口,表达了对人生漂泊不定、无法找到归属感的深深忧虑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杨花这一意象的描绘与反思,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更蕴含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杨花的象征,探讨了个体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与无助,以及对稳定与归属的渴望,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看月
广寒宫阙桂香浮,万里无云独倚楼。
明月满空天似水,西风吹断海门秋。
疏影.秋分日偕吴梦蕉汪子雨石芷卿筱珊叔祖买舟由古荡至留下秋水空明树阴合匝意甚闲适因赋此解
溪光澹沱,趁嫩晴出郭,催放轻舸。
港路弯环,柔橹摇凉,秋阴两岸低锁。
单衫小扇萧闲甚,看软镜碧琉璃破,倚水窗盏许茶时,又是一桥穿过。
石上匀蓝点点,几丛澹竹叶,娟秀花朵。
古木攲斜,修藤屈曲,时见坠枝红果。
游鱼吹沫圆纹细,错道是雨珠飞堕。
却羡他、开扇柴门,临水老渔闲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