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直(bù zhí)的意思:不诚实、不直接、不坦率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从前(cóng qián)的意思:从前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的事情或情况。
且自(qiě zì)的意思:自己暂时先行,等待其他条件具备后再行动。
沙门(shā mén)的意思:沙门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侣,也可泛指修行者或学者。
上古(shà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年代,特指离现在很久远的古代。
太无(tài wú)的意思:极其无能或无知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先德(xiān dé)的意思:先德是一个用于赞美和崇尚德行高尚的人的成语,意思是先贤的德行。它强调了德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先贤的尊重和敬仰。
四威仪(sì wēi yí)的意思:形容人的威严、仪态、气度、风采四个方面都非常出色。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沙门远离寺院的行为与前人遵循传统在丛林中修行的智慧,表达了对当下行为的反思。首句“沙门莫苦远祇桓”劝诫修道之人不必过于远离寺院,暗示了修行并不在于地理位置的远离,而在于内心的清净与遵循教义。接着,“身四威仪且自观”强调了修行者应当注重自身行为举止的规范,即“身、口、意”的清净,通过自我观察来提升修为。
“蓬若出麻终不直”运用比喻,将沙门比作蓬草,即使从麻中生长出来,最终也无法成为直挺的麻,暗指远离寺院的行为难以达到预期的修行效果。后两句“僧离清众太无端”进一步指出,僧侣离开清净的僧团,这种行为显得毫无道理,违背了佛教修行的基本原则。
最后,“从前上古诸先德,尽向丛林里获安”总结了前人的智慧,指出古代的圣贤们都在丛林中找到了修行的安宁,强调了在自然与集体中修行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既是对当时某些修行行为的批评,也蕴含了对传统修行方式的尊重与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