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更(biàn gēng)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丛篁(cóng huáng)的意思:指密集的竹子丛,比喻人群众多。
大堤(dà dī)的意思:指宽阔高大的堤坝,比喻坚固稳定的基础或安全保障。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棘丛(jí c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纷乱、复杂,难以解决或处理。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扣门(kòu mén)的意思:指在门外敲门,等待门内的人开门。
老成(lǎo chéng)的意思:指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思想成熟,处理事情老练稳重。
率尔(lǜ ěr)的意思:意味着自然而然地、毫不费力地。形容做事轻松自如、不费吹灰之力。
偶然(ǒu rán)的意思:偶然指的是不经意间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事情。
书名(shū míng)的意思:指一本书的名称,也指文章的题目。
题壁(tí bì)的意思:指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而在墙壁、屏风等上面题诗或作画。
物变(wù biàn)的意思:
事物变化。《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之一:“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载物变,统之天文。”
游处(yóu chǔ)的意思:游处指的是旅游的地方或者游玩的场所。
章台(zhāng tái)的意思:指官衙或朝廷的聚集地,也用来比喻政权或权力中心。
缁衣(zī yī)的意思:指黑色的衣服,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久不到沙市矣感赋》。诗中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首联“斑发今来是老成,缁衣聊复大堤行”描绘了诗人白发苍苍的形象,穿着缁衣(僧衣),仿佛在大堤上漫步,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沧桑。
颔联“见僧每忆年多少,观水因悲物变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见到僧人便回忆起自己的年龄,看到流水则感叹万物的更迭与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颈联“率尔扣门常误姓,偶然题壁不书名”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诗人随性而又略带遗憾的生活态度。他随意敲门却常常记错姓名,偶尔题字于墙壁却不署名,这些行为看似不经意,实则蕴含着对过往生活的留恋与珍惜。
尾联“章台寺里曾游处,古棘丛篁绕地生”将思绪拉回往昔,提到曾经游览过的章台寺,那里如今被古棘和丛篁环绕,形象地描绘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景象,强化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蒙泉岳先生葡萄
刘郎未撤轮台戍,使者年年向西去。
宛国传将马乳来,汉宫始识葡萄树。
茂陵石马秋风寒,玄香冷落黄金盘。
后来尚食不到此,当时价抵千琅玕。
镇夷城头初罢鼓,谪仙挥毫气如虎。
一番风味眼底生,万斛骊珠手中吐。
铁面长髯谁比伦,慷慨便作凉州春。
兔起鹘落总天趣,日观之徒空逼真。
愿子珍藏无草草,谪仙已逐秋花老。
临池不觉三叹嗟,前辈风流到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