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笋岩》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接 笋 岩 宋 /林 锡 翁 儿 童 日 报 竹 平 安 ,新 笋 如 何 折 一 痕 。接 住 喜 凭 仙 掌 力 ,春 风 胡 不 长 琅 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风胡(fēng hú)的意思:指风气恶劣、道德败坏。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日报(rì bào)的意思:指每天出版的报纸,报道当天的新闻和信息。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仙掌(xiān zhǎng)的意思:指人的手掌纤细娇美,如仙人之手。
一痕(yī hén)的意思:一丝、一点儿、微小的痕迹
- 注释
- 儿童:小孩子。
日报:每日的记录或祝福。
竹:竹子。
平安:安全、吉祥。
新笋:新生的竹笋。
折:弯曲或折断。
接住:接收到或抓住。
喜:喜悦。
仙掌:神话中的仙人之手,象征神力。
春风:春天的风。
琅玕:古代对竹子的美称。
- 翻译
- 儿童们在报竹上写下平安的祝愿,
新生的竹笋怎么会被折出一道痕迹呢?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接笋岩》,是宋代诗人林锡翁所作。诗中描绘了儿童们在竹林中报以平安的场景,他们小心翼翼地折下新竹,仿佛在祈求好运或传递某种讯息。"接住喜凭仙掌力"一句,将新竹比喻为仙人之手,象征着力量和保护,表达了对竹子生命力的赞美。最后一句"春风胡不长琅玕",琅玕是美玉,诗人质问春风为何不使竹笋生长得更加繁茂如玉般美丽,流露出对竹林生机盎然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叹。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永遇乐·杜曲桑麻
杜曲桑麻,灞桥风雪,归梦无路。
马健凌秋,人间玩日,聊用宽迟暮。
摇摇羽扇,翩翩凫舄,胜处恍疑仙去。
笑相看,风林露草,古来有谁知趣。
黄公垆下,山阴亭畔,岁月著鞭如骛。
出塞功名,入关游说,纸上俱难据。
论诗说剑,尊前风味,天巧却容人觑。
问少陵,酣歌拓戟,为谁献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