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楮衾》
《楮衾》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霜藤捣出杵声乾,软白同绵一样看。

春借梅花入梦,雪深茅屋不知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杵声(chǔ shēng)的意思:指锤击声或敲击声。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入梦(rù m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深深地留在梦中,使人难以忘怀。

一样(yí yàng)的意思:相同、相等

翻译
霜降时节,藤蔓被捣碎,发出干燥的杵声,看起来像极了柔软的白绵。
春天借助梅花的香气进入梦境,即使雪深盖过茅屋,屋中人也感受不到寒冷。
注释
霜藤:在霜降季节的藤蔓。
捣:用力击打或研磨。
杵声:用杵棒敲击物体发出的声音。
乾:干燥。
软白同绵一样:形容质地柔软且颜色洁白。
春借:春天借来。
梅花香:梅花的香气。
入梦:进入梦境。
雪深:深厚的积雪。
茅屋:简陋的草屋。
不知寒:感觉不到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田园生活的静谧图景。开篇"霜藤捣出杵声乾",通过霜冻藤条敲击石杵的声音,传达了寒冷的气氛,同时也透露出农人在严寒中仍需劳作的情形。

紧接着"软白同绵一样看",诗人用鲜明的笔触描绘出雪花纷飞,如同柔软细腻的丝线一般,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更增添了一份温馨与和谐之感。

下片"春借梅花香入梦",诗人巧妙地将冬日与春天联系起来,通过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的坚韧不拔,以及其淡雅清香,寄托了对春天到来的憧憬。这里的“借”,既表达了一种期待,也流露出诗人的情感。

最后"雪深茅屋不知寒"则是对居住环境的一种描写。在茅草屋中,即便外面大雪纷飞,但屋内却因有了温暖而不觉寒冷。这里既体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也映射出了诗人在严冬中的宁静与自得。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在严酷自然环境下寻找到的内心平和。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而不张扬,体现出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雪竹

董宣之烈,严颜之节。斫头不屈,强项风雪。

(0)

寒夜与王记室宴集

欲雪无雪风力强,欲睡不睡寒夜长。

玉奴剪烛落燕尾,银瓶煮酒浮鹅黄。

二君豪饮不可敌,醉倒绿发参军郎。

夜深大吟且就枕,明朝万瓦看晴霜。

(0)

旧有汉铜洗一作碧玉色受水一斗后有赠白石上树小芭蕉吾因置洗中名曰蕉池积雪彷佛王摩诘画意赋诗一首群公时多次韵仅存师鲁二篇

洗玉之池割圆峤,上有玉苗甘露零。

雪山凝寒压太白,海气正绿洒帝青。

是身非坚须长物,绝境无梦遗真形。

宁令严霜凋翠草,讵胜失水哀铜瓶。

(0)

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四绝·其一

一抱青山插碧空,平湖春水碧溶溶。

裴公亭下千竿竹,撩我诗情得得浓。

(0)

灌园生,为潘时雍赋

却恶喧嚣远市廛,自耕荒僻浙河边。

时非苏子投书日,鬓是潘郎作赋年。

饭客夜舂鹦鹉粒,灌园春引桔槔泉。

塌然鼾睡茅茨下,荣辱何因到尔前?

(0)

看仲德与张子予轰饮作

小阮时时酒债多,况逢江左步兵过。

相看只解呼红友,半醉犹能卷白波。

百斛从倾银凿落,两山旋对玉傀俄。

欲投客辖翻愁住,将耻吾罍柰若何。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