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高初上玉,带重更垂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呼(chuán hū)的意思:传呼是指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消息,类似于现代的传真或短信。它强调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
调元(tiáo yuán)的意思:指通过调整音调、节奏或音乐的元素来改变音乐的效果,比喻调整方法或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烦悉(fán xī)的意思:繁琐、复杂。
翰林(hàn lín)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的集合,也代表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宣召(xuān zhào)的意思:宣召是指宣布召集或号召某人或某些人做某事。
意向(yì xiàng)的意思:指个人或集体的意思、想法、打算、目的等。
有日(yǒu rì)的意思:指有一天,表示将来某个时候。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 翻译
- 听说朝廷紧急召唤,我被传唤进入翰林院。
登上高高的殿堂,开始接受玉玺的任命,腰间的佩带因沉重而摇曳生辉。
详细研读周公的教诲,深深铭记诸葛亮的智慧。
调整时局的日子即将到来,这是上天对你的深切期许。
- 注释
- 闻道:听说。
催宣召:紧急召唤。
翰林:翰林院。
堂高:高高的殿堂。
玉:玉玺。
带重:佩带沉重。
周公诰:周公的教诲。
葛亮心:诸葛亮的智慧。
调元:调整时局。
天意:上天的旨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贺陈内翰去非三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祝贺诗,写的是对陈内翰被召入翰林学士院的庆祝。
"闻道催宣召,传呼入翰林" 表明陈内翰接到了朝廷的征召命令,他将要进入翰林学士院。这是一个非常荣耀的事情,因为翰林学士院是皇帝的顾问团队,其中的成员都是国家级的文学和文化专家。
"堂高初上玉,带重更垂金"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翰林学士院宏伟壮丽的建筑和陈内翰佩戴的官服。玉和金在这里代表着尊贵和富贵,这是对陈内翰新职位的一种象征性描述。
"烦悉周公诰,丁宁葛亮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陈内翰能够像古代圣贤那样,勤勉尽责,同时保持清醒冷静的心态。周公和葛亮都是历史上的智者,周公是西周初期的重要政治家,而葛亮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调元知有日,天意向君深"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陈内翰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里的“调元”指的是调整根本,即希望陈内翰能够从根本上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天意向君深”则意味着天命或天意对陈内翰有更深远的安排,预示着他未来可能会有更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内翰新职位的描写,以及对他的期许和祝愿,展现了诗人对朋友仕途升迁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文人的价值观和他们对于朝廷官职的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窗
无意殷勤遮皓月,有心特地隔红尘。
从兹虚室长生白,占得桃源洞里春。
水龙吟·其一寄兴
暮天丝雨轻寒,二分春色看看过。
梅花谢了,苍苔万点,香残粉污。
犹喜墙头,一枝娇袅,杏腮微露。
算几回逗晓,朱阑独倚,悄只怕、东风大。
浮世名缰利锁。这区区、要须识破。
沧波夜月,翠微云树,依然还我。
重结鸥盟,细听莺语,自歌自和。
问黄沙飞镞,红尘走马,又还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