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事疑惟轻,岂博矜曰仁。
自以心为心,久由治未臻。
抱惭(bào cán)的意思:感到羞愧、惭愧
弼教(bì jiào)的意思:指追随贤明的教导,学习崇高的道德榜样。
醇漓(chún lí)的意思:
见“ 醇醨 ”。
康衢(kāng qú)的意思:康衢是指道路宽阔、平坦畅通的意思。比喻国家太平、社会安定。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泣罪(qì zuì)的意思:表示因内疚、自责而悔过、忏悔。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无术(wú shù)的意思:指没有才能、没有本领。
下车(xià chē)的意思:下车指从车辆上下来,也比喻摆脱某种困境或不良局面。
尧舜(yáo shù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君尧和舜,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仁德兼备。
犹然(yóu rán)的意思:仍然、依旧
有因(yǒu yīn)的意思:有原因、有缘由。
桎梏(zhì gù)的意思:指束缚、限制人的权利和自由的东西。
罪人(zuì rén)的意思:指犯了罪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做了坏事而感到内疚的人。
下车泣罪(xià chē qì zuì)的意思:下车后悔、下车后才知道自己的过错
此诗《题李成大禹泣辜图》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大禹在康衢之下,面对受罚之人,不禁落泪的情景。诗人借这一场景,探讨了治理国家与教育人民之间的关系。
首句“露收临康衢,下车泣罪人”描绘了大禹在清晨露水渐干之时,来到大道旁,面对受罚的百姓,不禁流下泪水。这既表现了大禹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接着,“匪事疑惟轻,岂博矜曰仁”两句,表达了对大禹处理事务是否过于轻率的疑问,以及这种做法是否真正体现了仁慈的思考。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真正的仁慈是否仅仅体现在宽恕上,还是需要更深层次的考量?
“弼教苟无术,抱惭良有因”则进一步阐述了教育与治理的关系。诗人认为,如果治理国家的方法不得当,那么即使怀有愧疚之心,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这里强调了教育和治理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痛兹桎梏者,犹然尧舜民”一句,将受罚的民众比作古代圣君尧舜的子民,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并暗示了通过正确的教育和治理,可以使他们重获自由和平等。
最后,“自以心为心,久由治未臻”指出,人们应当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但长久以来,治理国家并未达到理想的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以及对实现理想社会的渴望。
“数世异醇漓,三千年可知”总结了历史的变迁,表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社会风气从淳朴逐渐变得污浊,而这样的变化在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可以被观察到的。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提醒人们要警惕社会风气的恶化,并寻求改善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大禹泣辜图的描绘,深入探讨了治理国家、教育人民以及个人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旷野凉气早,八月风已寒。
遥云结层阴,白云被芳兰。
徬徨步高隰,怵惕伤肺肝。
奈何远别离,涕下若波澜。
江介多悲风,川广不可越。
畏涂非吾土,游子怆明发。
群山起楚蜀,众水会溟渤。
地险自适然,天衷岂端设。
凭陵三国际,偃蹇五胡末。
非无英雄姿,于此智勇竭。
疑城尚虎踞,虏马馀饮窟。
人谋虽工拙,神物有予夺。
请陈真人朔,颇事丹浦伐。
风云埽氛埃,雷雨救焚暍。
禹功东渐海,汉使南诮越。
太平自兹始,盛德信贻厥。
柔远在无外,饮冰宁顾家。
旌麾辞北阙,原隰生光华。
水涸雨亦收,劲风卷惊沙。
送车何其多,高盖垂文緺。
张侯平生亲,情义固所加。
哀我志慷慨,眷我天一涯。
出宿水上亭,暮谈见晨霞。
百里亦已远,心乎不云遐。
我自东西人,岂能守蓬麻。
周爰愧靡及,敢不重拜嘉。
四时急相乘,五月大火中。
天地为炽炉,万物皆沸铜。
吁嗟望云汉,长啸怀清风。
覆载虽高厚,局蹐似不容。
蚩蚩道旁子,奔走劳厥躬。
外以尘土伤,内为利害攻。
狂酲无由濯,势与群物终。
安知逍遥游,采真得所从。
宝宇豁高严,剧谈叩真空。
虚白从中来,清凉脱樊笼。
惜哉但独乐,不与斯人同。
作诗寄妙赏,藐若凌青穹。
依隐或玩世,诡时在不逢。
三复金玉音,旷然已发矇。
楚人少眉寿,此翁七十馀。
剕士多轻扬,此翁乃好书。
世医悦肤浅,此翁识古初。
习俗争锥刀,此翁尚玄虚。
数欲见此翁,为其亦起予。
责人必求备,尧舜犹病诸。
渔者公阅休,逸人狂接舆。
有之幸见告,我且从彼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