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发(bìn fà)的意思:指鬓角上的头发,常用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头发已经开始变白。
长空(chá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辽阔广袤,没有边际的样子。
垂髫(chuí tiáo)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头发还没有长齐,即指年幼的孩子。
风扫(fēng sǎo)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扫荡一切。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萝月(luó yuè)的意思:指月亮被藤蔓所遮盖,形容月亮被遮挡得不明亮。
木正(mù zhèng)的意思:正直、坚定不移
穷通(qióng tōng)的意思:指从贫穷到富裕或困难到顺利的转变。
扫石(sǎo shí)的意思:扫除障碍物或不利因素,使事情顺利进行。
逝水(shì shuǐ)的意思: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如流水一样逝去。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学年(xué nián)的意思:指学习的一年,也指学生所度过的一年。
阳明(y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的阳光。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机智。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只好(zhǐ hǎo)的意思:表示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只能做某件事情。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王守仁的作品《送德声叔父归姚》。诗中描绘了对老友归乡的深情与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领悟。
首联“犹记垂髫共学年,于今鬓发两苍然”,诗人回忆起与叔父一同求学的青涩岁月,如今两人皆已白发苍苍,岁月无情,青春不再。颔联“穷通只好浮云看,岁月真同逝水悬”,表达了对人生起伏、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认为富贵贫贱都如过眼云烟,时间流逝如同悬空的流水,无法挽留。颈联“归鸟长空随所适,秋江落木正无边”,以归鸟自由飞翔、秋江落叶无尽的景象,象征着叔父归乡后的自在与宁静。尾联“何时却返阳明洞,萝月松风扫石眠”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再次相聚的愿望,想象着在阳明洞中,与叔父共享月光、松风,静心休憩的画面,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也蕴含了对友情、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体现了王守仁独特的哲学思考与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