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
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哭柏岩禅师》。全诗通过对逝者生前情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柏岩禅师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 这两句写出了柏岩禅师生前与世俗纷争保持距离,即使面对死亡也毫无忧虑,表现出禅师超脱红尘、心境澄明的一面。
"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 说明柏岩禅师生前可能生活在一座塔中,他自己打理自己的居所,无需他人帮助。这两句诗也映射出禅师的孤洁与自给自足。
"白日钟边晚,青苔钵上秋。" 描述了柏岩禅师生前可能常见的情景:黄昏时分,阳光洒在钟边,而寺中的花钵上覆盖着青苔,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追随者,对柏岩禅师的尊敬之情,以及自己前往柏岩的愿望,或许是为了缅怀逝去的师父,也或许是在寻找心灵的寄托。
整个诗篇通过对柏岩禅师生前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现了李益对这位禅师深厚的敬意和不舍的哀思,同时也反映出唐代佛教文化中对于清净自守、超然物外的一种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