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飧适苍莽,既返腹犹果。
鹤长断斯悲,凫短续讵妥。
为谢守株翁,君计良未左。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苍莽(cāng mǎ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或者山野荒凉的景象。
斥鴳(chì yàn)的意思:斥责和驱赶有害的鸟类
飞鼯(fēi wú)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迅速行动,如同飞快的树鼯。
季孙(jì sūn)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抢榆(qiǎng yú)的意思:指人们抢夺或争夺一物,而最终都无法得到。
鸠拙(jiū zhuō)的意思:指人愚笨无能,做事拙劣无能。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商声(shāng shēng)的意思:商家的声誉和名声
声歌(shēng gē)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悦耳,歌声嘹亮动听。
守株(shǒu zhū)的意思:指人们固守旧观念,不思进取,不愿意改变。
宿舂(sù chōng)的意思:宿舂是指旧日人们晚上在舂米的时候,为了不被老鼠偷吃,就用灯光照亮舂米的场所。引申为指事先做好准备,防范未然。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万类(wàn lèi)的意思:形容非常众多或繁杂。
王公(wáng gōng)的意思:指君主、贵族、高官显贵。
纤琐(xiān suǒ)的意思:指事物细小而繁杂,琐碎繁琐。
谢守(xiè shǒu)的意思:指感谢守护或保护。
舆皂(yú zào)的意思:指人们对于一件事物或问题有了共同的认识和看法。
云鹏(yún péng)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远大,有雄心壮志。
舂粮(chōng liáng)的意思:舂粮是指用舂米的方式来磨碎谷物,比喻辛勤努力地工作或学习。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丁丑元旦杂书》描绘了长途跋涉中人们对食物的准备和对自然界的观察。首句“百里宿舂粮,千里三月裹”展现了旅途艰辛,需提前储备粮食,行期漫长。接着,“三飧适苍莽,既返腹犹果”描述了在野外进食,即使简单也能满足,归来后依然饱腹。
诗人以大鹏鸟和麻雀作对比,“云鹏快九万,斥鴳抢榆可”象征着眼界和志向的差距,大鹏翱翔天际,而麻雀仅限于眼前。接下来,诗人指出自然界包容万象,无论大小都各有其处。“王公与舆皂,意适无尔我”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论身份高低,都能在其中找到乐趣。
诗人以季孙、周公的财富为例,说明财富并不能决定快乐,孔子弟子颜回(参也)虽贫寒,却能以简朴生活自得其乐。“商声歌”象征和谐,万物如瓜蓏一般平等共处。飞鼯、鸠、蚿、鳖等生物各有所长,也各有其局限,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长短、优劣并无绝对。
最后,诗人劝诫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提醒人们不应过于固守陈规,计划应灵活变通。“为谢守株翁,君计良未左”表达了对过分依赖旧有观念的批评,认为适时调整策略更为明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旅途见闻和自然景象,寓言人生哲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
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
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
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
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
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
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
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