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史(bān shǐ)的意思:班级的历史,指班级中的过去事件和发展历程。
必然(bì rán)的意思:指不可避免的、必定会发生的事情。
菖蒲(chāng pú)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无私,不受外界诱惑的品质。
巢由(cháo yóu)的意思:巢由意指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痴儿(chī ér)的意思:指愚昧无知的人,也可以形容某人迷恋于某种事物而无法自拔。
分羹(fēn gēng)的意思:分配利益或权力时,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
鼓乐(gǔ yuè)的意思:指喜庆的音乐和鼓声,常用来形容欢乐、热闹的场面。
故老(gù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也可以泛指长辈。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刘项(liú xiàng)的意思:指两个人合作或互相配合,共同达到某个目标。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齐人(qí rén)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力同心。
求仙(qiú xiān)的意思:指追求长生不老、寻求神仙仙境的愿望。
人陈(rén chén)的意思:指人们争先恐后地前去参与某件事情。
洗耳(xǐ ěr)的意思: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新年(xīn nián)的意思:指每年的开始,即公历的1月1日,也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 翻译
- 齐地的人们传颂着这些往事,班固和苏轼的诗篇是否真的如此。
老人们都说家乡就是一座寺庙,无知的孩子误入海中寻找仙人。
不要把刘邦与项羽的争夺比作争夺天下,也不要让污浊玷污巢父、许由的清泉。
想采摘菖蒲却无处可寻,暂且跟随热闹的箫鼓声欢庆新年。
- 注释
- 齐人:指齐地的人。
班史:班固的历史著作。
苏诗:苏轼的诗歌。
必然:必然如此,指原有的记载或传统。
故老:年老的人。
家即寺:家乡就像一座寺庙。
痴儿:无知的孩子。
海求仙:大海中寻找仙人。
刘项:刘邦和项羽。
分羹鼎:比喻争夺天下。
涴:玷污。
巢由:巢父和许由,古代隐士。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古人常用于祭祀。
觅处:寻找的地方。
箫鼓:吹箫打鼓,指节日庆祝活动。
新年:指春节等新年庆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蒲涧寺》,通过对古今文人的评价和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个人追求的独特见解。
“齐人陈迹此流传,班史苏诗岂必然。”这两句是对文学成就的一种质疑,指出历史上一些人的作品或许并非都值得流传,同时也表明即便是著名如班固、苏轼的文章,也不是全部都是经典。
“故老皆言家即寺,痴儿误入海求仙。”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故老”指的是那些年长有智的人,他们将平凡的家庭生活比喻为僧院,而“我”——诗中的“痴儿”,则不自量力地追寻远大的理想,甚至愿意冒险进入未知的海洋去寻找神仙。
“莫将刘项分羹鼎,来涴巢由洗耳泉。”这两句借用历史上著名的分羹鼎(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典故,告诫人们不要过度纠缠于世俗的功利之争,而是应该到“洗耳泉”去净化心灵。
最后,“欲采菖蒲无觅处,且随箫鼓乐新年。”表达了诗人对于纯洁自然之物(菖蒲)的向往,以及在无法找到理想的现实中,他选择了顺其自然,与世相随,享受简简单单的生活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个人追求与超脱世俗的深刻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一股淡然处之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六上陵者篇
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绮纨。携童幼。升崇峦。
南望城阙郁盘桓。王公第。通衢端。
高甍华屋列朱轩。临浚谷。掇秋兰。
士女悠奕映隰原。指营丘。感牛山。
爽鸠既没景君叹。嗟岁聿。逝不还。
志气衰沮玄鬓斑。野莽宿。坟土干。
顾此累累中心酸。生必死。亦何怨。
取乐今日展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