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弄玉·其二》
《赋得弄玉·其二》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霄(bì xiāo)的意思:指蓝天白云,形容天空清澈明朗。

彩凤(cǎi fèng)的意思:指美丽多彩的凤凰。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画楼(huà lóu)的意思:形容言辞华丽,但实际上毫无实质内容。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深夜(shē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沉时刻,通常指夜晚较晚的时间段。

双双(shuāng shuāng)的意思:成对地,两个一起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夜里(yè lǐ)的意思:指夜晚的时间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界与人间交织的梦幻场景。首句“参差仙盖望中遥”,以“参差”形容仙界的云雾缭绕,仙人所居之宫殿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感。接着,“彩凤双双下碧霄”,彩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成双成对地从碧蓝的天空降落,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仙界的和谐与美好。

“闻道画楼深夜里,满窗明月坐吹箫”,进一步将场景推进到人间的一座画楼之中,时间则是在深夜,月光如水,洒满窗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雅的氛围。在这静谧的夜晚,有人在楼内吹奏着箫,音乐悠扬,似乎能穿透夜空,与远处的仙界相呼应,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仙凡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秋雨将至新凉满户忽有故园桑梓之念因寄东斋文石禅师

好雨望即至,轻雷远层城。

新凉满庭户,洒然有余情。

故园兰溪上,稻获秋已成。

弟侄共我长,会能学耦耕。

如何江海间,惜此一浮名。

吾师住东斋,早晚寄钟声。

下阶春草长,闭户秋蝉鸣。

欣将解后缘,遂令薄世营。

(0)

题画赠戚四丈八十

尊中有酒曾不留,囊中无钱能不忧。

莫言八十渐衰老,叱咤可走千貔貅。

相逢掀髯但一笑,意气尚欲横九州。

少君十年慕禅寂,吟诗北窗叹何益。

老手犹堪戏貌君,碧瞳烂烂霜髯戟。

(0)

寄孙三庐江

自从君去少经过,霖雨柴门有啸歌。

怀袖尺书三岁在,江关萧瑟暮年多。

过淮落木空明月,到海青山祇白波。

闻道儿郎转聪慧,比来樽酒兴如何。

(0)

秋日卧痾西音以诗枉讯次答·其二

一丘安稳且徘徊,掩耳谁知蚁穴雷。

已觉懒随衰共至,何妨閒与病俱来。

难抛旧习惟诗句,可压新愁是酒杯。

鸥鹭欲亲鸠鴳笑,行藏遮莫受人猜。

(0)

述古二首·其一

圣功既罢相,宋主疑其愁。

以是待大臣,立朝皆身谋。

钱公用感叹,拂衣示无求。

臣节与君恩,贵有余地留。

五刑秦丞相,一表宋齐丘。

视景恐不去,乃祈玉烛休。

(0)

卖牛二十韵

抟煤且捏脂,驯健里牛儿。

茧栗初收买,薪刍自料支。

冥心忘禄爵,亲手驾辕犁。

骨隐膘新满,蹄强齿尚差。

耕鞭一不下,秣草百皆宜。

医岂烦千顷,佣仍费五皮。

语喉应牧唤,戏脑触童痴。

念尔三年力,嗟余十稔饥。

儿甥分瘠确,僮仆自耘耔。

朝暮谁收放,宫栏合改移。

近村闻骏驶,即日具钱资。

书券飖髦贵,离门紫鼻澌。

价收仍买剑,恩在为留縻。

牧竖余工去,邻翁乞耜来。

紫氛休授道,白石罢干时。

仅有田桑兴,还同铅椠辞。

买僮犹里巷,放雀只樊篱。

饲养应逾好,经过会有时。

衔恩倘相识,顾主必余悲。

归去收书卷,长无挂角期。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