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祈泽寺龙池》
《祈泽寺龙池》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池方一寻深寸许,泉脉涓涓砌台

闻道旱天能作雨,定应变化自何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涓涓(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细小、连续。

砌台(qì tái)的意思:指用砖石等材料建造台阶或基座,比喻虚构事物的基础不稳固或道理站不住脚。

泉脉(quán mài)的意思:指水泉的源头和流动,比喻事物的根本和发展。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一寻(yī xún)的意思:一寻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表示寻找的过程或行为。

应变(yìng biàn)的意思:灵活适应变化的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祈泽寺龙池”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的形态与力量,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首句“池方一寻深寸许”,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龙池的深度,虽浅却深,暗示了其潜在的力量与神秘性。接着,“泉脉涓涓萦砌台”描绘了泉水从池底缓缓流出,绕过石阶,形成一道道细流,生动地展现了水的流动之美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

“闻道旱天能作雨”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水的依赖与敬畏,即使在干旱之时,水也能带来生机与希望,如同雨露滋润万物。最后,“定应变化自何来”则引人深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叹,也是对自然界中不可预知力量的探索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池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水的美丽与力量,更蕴含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深刻认识与敬畏之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除兵部侍郎赐带趁朝参

幸叨持橐侍甘泉,敢意恩荣慰暮年。

紫绶金章光照地,丝鞭玉勒喜朝天。

儿曹莫起无鱼叹,人世难为跨鹤仙。

报国无功还自愧,直须及早决归田。

(0)

是夜三鼓后睡起月色满庭

幽人睡起已三更,始信今宵不浪晴。

天宇元来如许净,月华别是一般明。

风前雁断应无信,露下蛩吟岂不平。

无赖姮娥肯留照,疾驱蟾魄度前荣。

(0)

故安国夫人挽诗·其一

雅趣工书画,高怀陋鼎钟。

家声推两大,壸范见三从。

贤得鲁侯配,荣开安国封。

平生耽静胜,宸翰焕鸾龙。

(0)

虎丘劝农·其二

风月联翩别驾分,双凫飞舄总能文。

苔痕点绿山头石,花影浮红水面云。

一舸鸱夷聊尔尔,千岩啼鸟自欣欣。

徘徊斗粟归田缓,堪笑痴顽老使君。

(0)

李参政挽诗·其三

末路怀前辈,分符记旧临。

吴兴惭薤本,宝婺仰棠阴。

骥子尝倾盖,龙门亦整襟。

无繇陪执绋,楚挽寄哀音。

(0)

诸公妓饮问政堂有诮予不来者借韵呈司户同志·其一

广文官舍自萧然,好事何人与酒钱。

惯伴诸生甘寂寞,倦从獧子醉妖妍。

静挥绿绮心逾适,渴饮门冬手自煎。

畴昔东山怀雅尚,未须轻鄙笑臞仙。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