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
- 注释
- 石苔:石头上生长的绿色苔藓。
应可践:应该可以行走。
丛枝:密集的树枝。
幸易攀:幸运的是很容易攀登。
青溪:清澈的小溪。
归路:回家的路。
直:笔直。
乘月夜歌还:在月光下,一路唱歌回家。
- 翻译
- 石头上的青苔应该可以踩踏,丛生的树枝幸好容易攀爬。
沿着青溪的直路回去,趁着月色高悬,夜晚唱歌返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返回东溪的景象,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石苔应可践"和"丛枝幸易攀"表明诗人在月光下步行时,对自然环境的亲切感受,石苔覆盖的地面可以踩踏,丛生的树枝容易攀爬,这不仅是对景物的写实,也反映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青溪归路直"则描绘了一条通往家园的清澈溪流旁边的道路,既表明了归途的方向,也暗示了心中的平静。"乘月夜歌还"中,“乘月”意指借着皎洁的月光前行,而“夜歌还”则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远情怀,诗人在夜色中以歌自娱,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夜归行走时的心境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
浊水污人思,野寺为我清。
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
故人独未来,一樽谁与倾。
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
前望邦沟路,却指铁瓮城,茅檐卜兹地,江水供晨烹。
试问东坡翁,毕老几此行。
奔驰力不足,隐约性自明。
早为归耕计,免惭老僧荣。
〈僧荣,斗野主人也。
子瞻将卜居丹阳蒜山下,此亭正当归路,故云尔。
〉
次韵钱勰待制秋怀
壮心老自消,秋思悲不怨。
中怀不堪七,那用日食万。
朝阳净涂潦,白露沾草蔓。
夹衣搜故褚,酒债积新卷。
狙猿便林薮,冠带愁槛圈。
梦追赤松游,食我青精饭。
归心久已尔,佳句聊复劝。
近闻洮东将,间出边马健。
裨王坐受缚,右袂行将献。
念此愧无功,归欤适吾愿。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高不数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为郑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祷之即愈。
因各为一碑,刻弥勒佛,且记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过而观焉,作小诗以授院僧。
谁言肤寸像,胜力妙人天。
欲疗众生病,阴扶济世贤。
身微须覆护,眼净照几先。
岂为成功报,犹应历劫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