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促戚促,黄雀啄我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长路(cháng lù)的意思:指路程遥远,需要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故交(gù jiāo)的意思:旧交、老朋友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火云(huǒ yún)的意思:形容火势熊熊腾起的样子。
交分(jiāo fēn)的意思:互相分开、分割。
空仓(kōng cāng)的意思:指没有存货或存货不足的状态,也可用来形容空虚无聊。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戚促(qī cù)的意思:形容心情烦闷、不安。
山火(shān huǒ)的意思:山火指山林中燃烧的大火,比喻事态紧急、危机迫在眉睫。
山长(shān cháng)的意思:指山势高耸,形容山峰、山势高大。
网罗(wǎng luó)的意思: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心违(xīn wéi)的意思:心意相背,内心不一致
心腹(xīn fù)的意思:指最亲近、最信任的人。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 鉴赏
这首诗《黄雀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鸣雷所作,以黄雀为象征,抒发了对世态炎凉、友情难寻的感慨。
首句“戚促戚促,黄雀啄我屋”描绘了一幅黄雀在屋檐下啄食的画面,暗喻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接着,“为言黄雀勿相逐,北山弩儿开,南山火云暴”,诗人以黄雀为对象,劝其不要追逐,而将目光转向自然界的其他景象,如北山之弩箭已拉开,南山之烈日如火云般炽热,暗示世事变幻莫测,难以预料。
“沧海故交分,谁者为心腹”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友离散、难以找到知音的深深忧虑。“拔剑捎网罗,身为知己戮”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自己在寻找理解与支持的过程中,遭遇的误解与伤害,如同拔剑除去了网罗,却因此成为他人的牺牲品。
“生不逢凤凰,坐盼双鸿鹄”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的无奈与失望,比喻自己未能遇到像凤凰那样的明君或鸿鹄般的贤士,只能孤独地等待。
最后,“山长路险与心违,不如薄暮空仓宿”则是对人生旅途的总结,山高路远,与内心的愿望背道而驰,不如在黄昏时分,选择一个空旷的仓库作为栖息之所,暗示诗人对现实的妥协与自我安慰。
整首诗以黄雀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复杂心理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下岩寺先是刘宝学约于此相聚既而先进舟遂失胜业
时危适远县,卧疴蔽疏篷。
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
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
维舟邀胜士,杖策凌穹崇。
绝壁迤崩豗,可验秋涛雄。
镌崖佛像古,凭虚楼殿工。
沄沄窗外江,落落阶前松。
涧响雨滂濞,云生树玲珑。
揽胜欣远游,抚身悲转蓬。
忧乐未相偿,林霏生晚容。
却纵中流棹,回望青莲宫。
秋晚山萧寂,云散烟空濛。
舟行转沙尾,微闻林外钟。
惜哉李膺船,去若孤征鸿。
晨暮一相失,云峤何年同。
若纵金门步,永遗尘外踪。
雪中泛汉水观捕鱼
既游天汉地,复泛清汉流。
我本襄汉人,对酒集百忧。
是时云气昏,雪片迷汀洲。
沉沉百丈潭,坐看渔子游。
重裘悯浑脱,得隽怜深投。
舞空清渚迥,遍积修篁幽。
山川疑旧里,歌舞迷新游。
薄暮理归棹,中流任夷犹。
忽惊在乡社,谁辨阴成楼。
歘知非旧邦,汍澜涕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