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枕上闻雪声》
《枕上闻雪声》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日落天风彻骨清,疏疏玉片舞中庭

梦回细响松竹,误作春蚕食叶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ěnshàngwénxuěshēng
sòng / zhènggāngzhōng

luòtiānfēngchèqīngshūshūpiànzhōngtíng

mènghuíxiǎngmíngsōngzhúzuòchūncánshí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蚕食(cán shí)的意思:逐渐侵蚀、侵占。

彻骨(chè gǔ)的意思:指某种感触或影响极其深刻,达到骨子里,无法挥去的程度。

春蚕(chūn cán)的意思:比喻人在适当的时机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骨清(gǔ q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心地纯洁。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疏疏(shū shū)的意思:稀疏、不密集;不紧密、不严密。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细响(xì xiǎng)的意思:指声音低微轻细。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翻译
夕阳西下,天风带来刺骨的清凉,
稀疏如玉的月光在庭院中飘舞。
注释
日落:傍晚太阳落山。
天风:夜晚的风。
彻骨清:非常寒冷。
疏疏:稀疏的。
玉片:比喻月光皎洁如玉。
舞中庭:在庭院中飘动。
梦回:梦中醒来。
细响:轻微的声音。
鸣松竹:松竹发出的声音。
误作:错以为。
春蚕:春天的蚕。
食叶声:吃叶子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静谧的画面。首句"日落天风彻骨清",写出了傍晚时分,寒风吹过,空气冷冽而清澈,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接着的"疏疏玉片舞中庭",以"玉片"比喻雪花,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月光下飘落庭院的轻盈姿态,宛如玉屑般洒落,增添了冬夜的诗意。

"梦回细响鸣松竹",诗人通过梦境将听觉的感受与现实相连,仿佛在睡梦中听到雪花落在松竹枝头的轻微声响,这声音虽小,却足以唤醒诗人的思绪,使之联想到春天蚕食嫩叶的声音,但此时却是冬雪而非春蚕。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夜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将听觉的体验融入梦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季节更迭的感慨。郑刚中的这首《枕上闻雪声》体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风格,富有意境。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其二

和衷平贼檄交飞,宫保奇谋小保威。

大树让功韬虎剑,泮林献捷盼鸾旂。

东山瓜苦天心转,南国棠甘地脉肥。

况掌文衡衡赤崁,冰壶玉尺世间稀。

(0)

步幼春岁暮杂感原韵

出身何地见奇才,廊庙今应逊草莱。

乌鹊依栖无大树,凤凰飞去有空台。

病愁伴我艰辞绝,消息惊人怕递来。

柳下首阳惟自择,此中工拙莫疑猜。

(0)

代家简生送别黄逃两别驾还漳

匹马向巑岏,招摇强自宽。

人生聚散易,吾党别离难。

计日思倾盖,临风羡整冠。

我歌老骥罢,觅醉碎琅玕。

(0)

水帘

水晶风动挂高天,石洞玲珑俯百川。

神女香奁临镜罢,山僧锡杖倚云悬。

双飞乳燕迷芳草,独耀银蟾隔紫烟。

便觉林栖无俗韵,好教户牖发清妍。

(0)

鸡笼积雪次前观察高公韵

翠霭浑无色,凌虚绛雪横。

空山寒雾集,茅屋冻鸡鸣。

海窄银花合,天高玉柱清。

丹崖缥缈外,素影傍人行。

(0)

题马云伯贰尹克惇课诗汇编

诗筒传驿使,情胜陇头梅。

金惯披沙拣,珠曾入选来。

抡元悭桂籍,作吏住蓬莱。

同是饥驱客,相怜磊落才。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