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昔乐而劳今兮,吾将已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时(bù shí)的意思:时常,经常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人道(rén dào)的意思:人道指的是人性的道德准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类的关怀和关爱。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三牲(sān shēng)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三种牲畜的总称。
庭闱(tíng wéi)的意思:指家庭内部的纷争和矛盾。
巍巍(wēi wēi)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丽。
委蛇(wēi yí)的意思:指人言语或行为虚伪,不真实。
在野(zài yě)的意思:指某人或某团体失去权力、地位或职位,不再处于掌权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舜操》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对比在位与在野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对父母的深切思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以“黄屋”象征帝王之位,以“在野”比喻归隐生活,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首句“黄屋兮巍巍”,描绘了帝王之位的庄严与高大,暗示了诗人曾经或渴望拥有权力与地位的生活状态。“人道兮委蛇”,则以“委蛇”形容世事的复杂与曲折,暗含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不满。
接着,“念父母兮庭闱”,诗人直接抒发了对家庭、对父母的深深眷恋之情,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三牲日馈兮,夫岂不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孝顺父母的坚持,即使在繁忙的政务中,也不忘每日供奉三牲以示敬意。
然而,“憯不如在野兮,亲几履也”,诗人却感叹在位的艰难与束缚,宁愿回归到与父母相伴的简单生活中去,体现了对自由与亲情的向往。最后,“惟昔乐而劳今兮,吾将已也”,诗人感慨过去虽乐于为国为民服务,但如今身心俱疲,表达了想要结束这种忙碌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与追求,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权力、责任与家庭情感的复杂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答铨弟
别来两见春日满,愁思谁云春夜短。
十八滩头鸣棹歌,吴姬劝酒银瓶煖。
中江开帆先到家,意浓不计归程赊。
但云老兄久埋没,诗句何得随飞槎。
诸公传诵无新旧,相怜似是平生友。
事业青云如鼠肝,文章白发羞牛后。
长年冻饿茫无涯,不敢仰天生怨嗟。
先生归去且种菊,词客愁来空饐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