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草庐(cǎ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乘田(chéng tián)的意思:指利用别人的劳动成果或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非世(fēi shì)的意思:超凡脱俗,超越世俗尘嚣,与世无争。
风散(fēng sàn)的意思:风吹散了,形容事物被分散或散失。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高歌(gāo gē)的意思:高歌指的是欢快地高声歌唱,形容心情愉悦,豪情满怀。
和鸣(hé míng)的意思:和谐共处,和睦相处。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几席(jǐ xí)的意思:几席指的是几个座位,常用来形容人数很少。
嗟嗟(jiē jiē)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或感叹的声音。
静心(jìng xīn)的意思:专心、安心、使心平静
苦节(kǔ jié)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节约、自我克制的品质和行为。
留苦(liú kǔ)的意思:指忍受痛苦、困难,不轻易放弃或逃避。
起草(qǐ cǎo)的意思:起草指起草文件、文章、奏折等。也可指起草法律条文、合同等。
取适(qǔ shì)的意思:选取合适的事物或方法。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山泽(shān zé)的意思:山泽指山川和湖泽,代表着自然界的景观和资源。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士师(shì shī)的意思:士师指的是古代官吏中的一种职位,也可指代精通某种技艺或领域的人。
首阳(shǒu yáng)的意思:指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或者新的一天的开始。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相和(xiāng hè)的意思:相互协调一致,和谐相处。
行义(xíng yì)的意思:
躬行仁义。 汉 刘向 《说苑·指武》:“纵马 华山 ,放牛 桃林 ,示不復用。天下闻者咸谓 武王 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后汉书·鲁恭传》:“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於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1).品行,道义。《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史记·酷吏列传》:“始 汤 ( 张汤 )为小吏时,与钱通。及 汤 为大吏, 甲 ( 田甲 )所以责 汤 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 清 袁枚 《新齐谐·陈圣涛遇狐》:“喜君行义甚高,开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2).指履历,事迹。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予即爱其( 韦应物 )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谨具歷官行义,牒付史馆,俾传循吏者采览焉。”勋业(xūn yè)的意思:指功勋卓著的事业或业绩。
逸人(yì rén)的意思:指生活悠闲自在、不受拘束的人。
辄与(zhé yǔ)的意思:随便,随手
知得(zhī de)的意思:知道得很详细,了解得很透彻。
至乐(zhì lè)的意思:极度快乐、无比幸福的状态。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尊罍(zūn léi)的意思:尊重、敬重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间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诗人以“逸人在山泽,境静心自清”开篇,点明了主人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接着,通过描述“树堂不必广,取适三四楹”,展现了隐居之所虽不宏大,但足以满足心灵的舒适与自在。
“几席何所有,图书浩纵横”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简朴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书籍堆叠,知识如海,反映了主人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随后,“尊罍时复具,客至辄与倾”则展示了主人待客的热情与生活的情趣,即使简陋,也能以酒会友,共享欢愉。
“东风散庭树,众鸟相和鸣”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象,春风轻拂,树木摇曳,百鸟齐鸣,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高歌有至乐,所乐非世情”表达了主人公超越世俗的快乐,他的快乐源自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食薇卧首阳,空留苦节名”引用了伯夷、叔齐的故事,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隐居首阳山,以野菜为食,最终饿死。这里借以表达主人公虽有高尚的节操,但未能实现功业,留下的是空名。接下来,“旧衣起草庐,勋业竟何成”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虽有理想与抱负,却未能在世间留下显著的功绩。
“士师与乘田,行义不在荣”则指出真正的道德与行为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荣誉与地位,而在于内心的修养与实践。最后,“嗟嗟雷夫子,吾知得其生”是对主人公的感慨与赞美,认为他能够过上符合自己心意的生活,是值得尊敬与羡慕的。
整首诗通过对雷氏逸清堂主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