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弱年》
《弱年》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弱年好道垂老未丹成。

悔别青山早,徒令白发生。

穷猿吟啸苦,饥鹤羽毛轻。

几度思长往飘然玉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长往(cháng wǎng)的意思:长时间地往某个方向前进或前往某个地方。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发生(fā shēng)的意思:指事件或事情的发生、出现。

好道(hǎo dào)的意思:指言辞正确,道理明白,说话偏重于正确和明白。

鹤羽(hè yǔ)的意思:鹤羽意指鹤的羽毛,形容某人的衣着华丽,举止高雅。

飘然(piāo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弱年(ruò nián)的意思:指年幼无知、无经验的年轻人。

吟啸(yín xiào)的意思:高声吟唱或大声呼喊。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玉京(yù jī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

猿吟(yuán yín)的意思:指猿猴的吟唱声,比喻音乐声或诗歌声非常美妙动听。

鉴赏

这首诗名为《弱年》,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从年轻时便向往道家思想,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但直至年老仍未达成丹道修炼之功。表达了对未能尽早归隐山林、修道养性而致白发生头的遗憾之情。

首句“弱年已好道”,点明诗人自年轻时即对道家哲学抱有浓厚兴趣,追求心灵的净化与超脱。然而,“垂老未丹成”一句转折,揭示出尽管诗人一生致力于修炼,却未能达到预期的道家境界,留下遗憾。接着,“悔别青山早,徒令白发生”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能早些归隐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后悔,以及因长期追求道术而过早衰老的无奈。

后四句进一步展开情感:“穷猿吟啸苦,饥鹤羽毛轻。”以“穷猿”和“饥鹤”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如同身处困境的动物,无法摆脱束缚,寻求自由。最后,“几度思长往,飘然向玉京”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渴望能够超越尘世,飞升至仙境,实现心灵的彻底解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春昼醉眠

朱栏芳草绿纤纤,欹枕高堂捲昼帘。

处处落花春寂寂,时时中酒病恹恹。

塞鸿信断虽堪讶,梁燕词多且莫嫌。

自有卷书销永日,霜华未用鬓边添。

(0)

罢和州游建康

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

官闲不计程,遍上南朝寺。

(0)

酬窦员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韵

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綵旗。

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

朱轮尚忆群飞雉,青绶初县左顾龟。

非是湓城旧司马,水曹何事与新诗。

(0)

酬令狐相公见寄

才兼文武播雄名,遗爱芳尘满洛城。

身在行台为仆射,书来角里访先生。

闲游占得嵩山色,醉卧高听洛水声。

千里相思难命驾,七言诗里寄深情。

(0)

岁日作

建寅回北斗,看历占春风。

律变沧江外,年加白发中。

春衣试稚子,寿酒劝衰翁。

今日阳和发,荣枯岂不同。

(0)

寄隐者

卖药向都城,行憩青门树。

道逢驰驿者,色有非常惧。

亲族走相送,欲别不敢住。

私怪问道旁,何人复何故。

云是右丞相,当国握枢务。

禄厚食万钱,恩深日三顾。

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

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

青青东郊草,中有归山路。

归去卧云人,谋身计非误。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